罗格列酮和葡萄糖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外观察罗格列酮与葡萄糖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OB)分化的影响,并观察二者在促BMSCs向OB分化过程中对细胞因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二者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无菌条件下从大鼠长骨骨髓中分离获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BMSCs进行纯化、传代扩增,并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随后在不同糖浓度(5.5mmol/L、25mmol/L)与不同浓度罗格列酮(1μmol/L、2μmol/L、5μmol/L、10μmol/L)干预下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21d,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并测定OB的标记物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成蛋白-2(B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比较各组中OB分化的情况。   结果:1μmol/L组、2μmol/L组、5μmol/L组、10μmol/L组的罗格列酮干预与成骨经典组对比,OB的钙结节形成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BMP-2、TGF-β1活性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μmol/L组与1μmol/L组比较,ALP、BMP-2、TGF-β1活性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5μmol/L组与2μmol/L组、10μmol/L组与5μmol/L组相比,ALP、BMP-2、TGF-β1活性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5mmol/L糖浓度经典组与5.5mmol/L糖浓度经典组相比,OB的钙结节形成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BMP-2、TGF-β1活性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罗格列酮干预可促进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从而抑制BMSCs向OB分化,且随着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可逐渐加强,这可能是罗格列酮致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在高糖条件下,BMSCs向OB的分化也减弱,这也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风  是个爱讲笑话的孩子    瞧  听了他的笑话  大树笑弯了腰  风车笑得直打转  连大海也把肚子笑疼了  疼得直打滚    指导老师 顾文艳
期刊
别人的外婆似乎都是一样的:头发花白,和蔼慈祥。唯独我的外婆是那么特别,她是那么“孩子气”,现在就让我把她的搞笑事讲给你们听吧:    “你有没有咬到狗”    看了这句话,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吧!告诉你,这是在我们家流传了好多年的笑话。好多年前的一天,外公骑着自行车,外婆坐在后面。一条野狗似乎从天而降。突然从路边的树丛里窜出来,“汪汪汪”地大叫着,冲向外公,咬住了他的裤脚。外婆吓得连忙从车上跳下来,焦
期刊
我家院子里有四根苦瓜藤,上面结了不少苦瓜。爷爷为了让苦瓜藤往四周爬,就架了许许多多的架子。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些苦瓜可是超级有趣哦。不信?那就请听我一一道来。    形态各异的苦瓜    我家的苦瓜长得形态各异,有的像弯弯的月牙,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绿色的小月亮呢;有的胖胖的,中间突出来一圈,就像给一个小胖墩套上了一个游泳圈;有的又胖又短;有的又瘦又长……总之,形态各异,各有各的样儿。    爱玩捉
期刊
书的味道怎样呢?醇香、浓郁?抑或是淡雅、芬芳……  深深地嗅一嗅书页,还有什么比它更耐人寻味?  在我一年级时,妈妈给我捧回了《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子儿,吐吐》等许多绘本,丰富多彩的画面,富有情趣的文字,一下子就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这些书伴着我蹒跚走过低年级生涯。从这些妙趣横生的绘本中,我读到了快乐。  三年级时,妈妈又捧回了一大摞书,有《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吹小号
期刊
目的:通过检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IFN-γ、IL-4、IL-17和CD4+CD25+FoxP3+的水平,研究URSA患者CD4+T细胞亚群中Th1、Th2、Th17、Treg细胞不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