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与重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危机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代性问题。随着虚无主义对整个古典哲学和生活方式的颠覆,普遍价值被撕裂为碎片,个人欲望的张扬成为现代文化精神的主题。信仰的丧失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个体精神的流离失所,更重要的是,它使整个人类文化地、精神地存在的意愿与意义变得不再可能。这一危害所及,涉及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状况。教育在这一时代何去何从,教师如何才能获至其安身立命之所,是我们每一个对教育略有所思的人必须去反思的时代命题。教育向来被认为是一种通向未来的拯救力量。但教育精神在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科技主义的冲击下已经扭曲和堕落。教育不再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生活的存在方式,而成为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欲望的工具和手段。教师向来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在近现代以后,教师也被功利主义的强大力量撕去了其基本的职业操守。教师信仰的支离破碎最终则损毁了教育的希望。在今天,如果我们还希望教育成为对整个社会、对于人类的救赎力量,我们就不能不寄托于教师教育信仰的重建上。在今天,教师教育依然在技术主义的漩涡里不可自拔。技术主义越发把教师武装为一个能力出众的工作机器。技术主义的政治哲学则剥夺了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教师的教育信仰——那个支撑着他进行教育的教育根据——付诸阙如。如果我们试图拯救今天已经彻底虚无主义化、功利主义化的教育,我们就必须首先拯救教师的教育信仰。我们之所以关心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因为教师的教育信仰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最终的依据。教师教育信仰的正当性,直接地决定了其教育实践的正当性。同时,教师的教育信仰的品质,也决定了教育实践的品质。如果不去研究教师的教育信仰,我们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理性。教师必须建立怎样的教育信仰,即教育信仰的正当性,关键地取决于教育的本体意义,即教育在何种意义上是它自身,教育究竟应该“何为”。因此在这一意义上,教育信仰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当教师坚守着教育理想,以献身的态度去践行教育,这就是教师的教育信仰。正当的教育信仰是一个具有三重结构的意义整体。一是正当教育信仰的知识结构,即教师必须认识到教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信仰并不排除知识,排除知识、理性的信仰是对信仰的误解。相反,信仰必须以理性、知识为前提。一个人不可能把他一无所知的对象作为信仰。二是正当教育信仰的情感结构。信仰意味着通过深思熟虑放弃自身,并将自身交付于那个高于自身价值的存在,一旦信仰确立,教师对其信仰的对象会以全部的身心来投入信仰的实现。三是正当教育信仰的实践结构。信仰不是表述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体现出来的。我们不是依靠宣称我们拥有何种信仰而成为信徒,而是通过我们具体的生活实践体现出来。信仰最终指向他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信仰对于教师的个体成长,对于教育本真意义的回归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正当的教育信仰要求教师具有教育理性、教育爱(情感)和实践智慧。这三者共同构成教师之作为教师的核心价值。一个没有教育理性的教师,注定只是一个执行、操作的工匠;一个没有教育爱的教师,注定只是一个职业性的工作机器;一人没有实践智慧的教师,注定只是一个口头上的理想主义者。所以我们认为,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是真正有智慧的教师。教育信仰是教育智慧的开端。这才应该是教师教育研究最终的旨归。文章的首先提出问题,即目前教育处于怎样的精神状况之下,教师有没有教育信仰以及教师教育信仰是否正当,并以为作为研究的明确的问题意识,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教师教育信仰缺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进而进入教师教育信仰哲学的建构,即解决教师正当的教育信仰的本质、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建立的问题。论文试图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师教育信仰形成的理论框架,并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探讨正当的教育信仰的尺度和界限,进一步推进当下的教育信仰研究。
其他文献
文章从建筑与城市景观照明的角度探讨二十一世纪的照明与我们的关系.其中重点阐明了城市夜景观的构成,照明科技与光文化,建筑特征与光照图式和绿色照明等问题.
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对旅游规划来说,空间结构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旅游资源,在构建过程中紧密结合旅游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市政桥梁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桥梁施工技术不断更新,但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复杂,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了对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水
手性环氧氯丙烷在立体控制合成有机化合物方面是一类极有价值的中间体,通过手性环氧氯丙烷为反应起始物,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高光学纯度药物中间体。 本文通过对文献报道的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趋势。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产业地域分工和空间集聚,产业集群化又进一步带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形成密集城市群,城市群发展到成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授课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大学数学课堂上,以微课为载体,结合面对面授课,有必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课
为将低照度图像及基于它生成的多个不同曝光度图像中的互补性信息进行最佳融合以获得更为鲁棒的视觉增强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图像局部结构化融合的两阶段低照度图像增强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