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光学成像技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绝大多数传统成像系统而言,成像分辨率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很难实现纳米量级的超分辨率成像。针对这个问题,一系列基于等离子体的金属纳米成像透镜模型被提出,由于等离子体的独特特性,这类纳米成像透镜模型可以突破衍射极限,并且分别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具有纳米量级的超分辨率成像能力,而且分辨率也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构成金属纳米成像模型的金属纳米结构的等离子体特性在中红外波段很难调制,所以实现中红外波段的超分辨率成像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一种独特的金属纳米棒二聚体结构的光学特性,这种结构是把金属纳米棒二聚体用导电介质连接起来,结果表明,这种金属纳米结构会产生一种电荷传输等离激元(Charge Transfer Plasmon,CTP)共振现象,通过调整结构参数,其CTP共振波长可以在中红外波段进行调制。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合适结构参数的金属纳米棒二聚体设计了一种金属纳米阵列,并且对金属纳米阵列的中红外超分辨率成像能力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当目标物体分别为非相干点光源和相干点光源时,我们计算了不同的阵列间距时物平面和像平面的电场强度分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金属纳米阵列在中红外波段具有非相干超分辨率成像和相干超分辨率成像的能力,成像效果受到光源类型、像平面与金属纳米阵列的距离和阵列间距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在相同结构参数下,非相干光源比相干光源的成像效果好。当工作波长λ为CTP共振波长4390 nm时,非相干成像和相干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0 nm(λ/109)和60 nm(λ/73)。另外,增大像平面与金属纳米阵列的距离和减小阵列间距都会降低成像效果。除此之外,结果还表明本文提出的金属纳米阵列在共振波长附近的宽带也具有超分辨率成像能力。本文提出的金属纳米阵列在生物医学成像和传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