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脂肪酸诱导内质网应激对肝细胞脂毒性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由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在我国,NAFLD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并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单纯性脂肪肝进展缓慢,NASH时肝内巨噬细胞、星状细胞活化,导致肝内炎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最近研究发现,NASH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明显上升,如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因此,是否存在NASH是影响NAFL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至今,NASH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血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浓度升高、肝细胞脂性病变及凋亡增加是NASH的重要特征。当循环中FFAs水平升高超过肝脏的氧化和代谢能力时,脂质在肝脏异位沉积、炎性因子释放和凋亡信号启动,同时肝细胞对炎性反应和各种损伤因素的敏感性增高,由此导致的肝细胞功能障碍或死亡称为脂毒性;由此引起的肝细胞凋亡,称为脂毒性凋亡。肝细胞脂毒性凋亡在NASH的发生进展中是重要的始动环节并且参与整个发病过程。目前NASH与肝细胞脂毒性凋亡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功能复杂,主要与蛋白的加工成熟、钙离子储存、脂质代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及细胞的解毒相关。肝细胞富含ER, ER也是维持肝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细胞器,众多肝脏致病因素均能破坏ER稳态,从而导致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ER stress包括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和非UPR两种途径。蛋白质的不正确折叠和/或错误折叠引发的ER stress反应称UPR,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由3种ER感应蛋白介导,即需肌醇酶1(inositol-requiring protein1, IRE1)、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ER激酶(PKR-like ER kinase, PERK)和活化转录因6(activatingtranscription factor6, ATF6)3种跨膜蛋白。非UPR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ide-3-OH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kinases,MEK/ERK)、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NF-κB)、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等。这些通路分别对ER stress介导的细胞凋亡、炎性反应以及免疫反应有重要影响。早期的ER stress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度的ER stress则会引起细胞凋亡,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损害。虽然已经有报道指出,ER stress与NASH肝细胞脂毒性凋亡密切相关,但是有关ER stress在脂毒性凋亡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因此,本课题运用饱和脂肪酸软脂酸钠诱导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和肝癌细胞株HepG2建立肝细胞脂变模型,从ER stress UPR和非UPR入手,研究软脂酸钠对UPR(PERK、IRE1、ATF6)和非UPR(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UPR和非UPR信号途径对肝细胞脂毒性凋亡的调控作用,进而揭示软脂酸钠对肝细胞脂毒性的作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阐明NASH的发病机制,也为NASH的治疗奠定新的理论基础。方法:一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发生脂毒性凋亡1.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建立肝细胞脂变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软脂酸钠及不同时间点(12、24、48h)诱导L02和HepG2细胞,通过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软脂酸钠最佳诱导浓度建模;通过甘油三酯测定、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和脂质沉积情况。2.软脂酸钠诱导脂变L02和HepG2细胞凋亡通过Annexin V-PE/7-AAD流式细胞术、Hoechst33258细胞凋亡荧光染色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脂变模型肝细胞的凋亡率、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二UPR调节软脂酸钠诱导肝细胞脂毒性凋亡的作用和机制1.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后,ER stress标志分子表达及UPR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软脂酸钠诱导细胞0、12、24、48h,收集细胞,提取胞浆蛋白、核蛋白和总RNA,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GRP78、磷酸化PERK(p-PERK)、ATF4和CHOP蛋白以及未剪接型XBP-1(uXBP-1)和剪接型XBP-1(XBP-1s)mRNA的表达,比较各时间点上述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0h的变化情况。2.沉默PERK基因对软脂酸钠诱导的PERK/ATF4/CHOP通路阻断及脂变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将沉默效果最佳的PERK shRNA质粒和Control shRNA质粒转染L02和HepG2细胞24h,再予软脂酸钠诱导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胞浆蛋白和核蛋白,通过Western blot、Annexin V-PE/7-AAD流式细胞术方法,对比PERK shRNA+软脂酸钠组与Control shRNA+软脂酸钠组总PERK(t-PERK)、ATF4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三GSK-3β(非UPR)调节软脂酸钠诱导肝细胞脂毒性凋亡的作用和可能机制1.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后,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GSK-3β在脂变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软脂酸钠诱导细胞0、12、24、48h,收集细胞,提取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GSK-3β(p-GSK-3β,Ser9磷酸化)、总GSK-3β(t-GSK-3β)蛋白的表达,比较各时间点p-GSK-3β、t-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较0h的变化情况。GSK-3β特异性抑制剂Lithium chloride与软脂酸钠共同诱导(抑制剂组)和软脂酸钠诱导(模型组)培养细胞0、12、24、48h,收集细胞,通过Western blot、Annexin V-PE/7-AAD流式细胞术方法,对比相同时间点抑制剂组与模型组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将沉默效果最佳的GSK-3β shRNA质粒和Control shRNA质粒转染L02和HepG2细胞24h,再予软脂酸钠诱导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胞浆蛋白和核蛋白,通过Western blot、Annexin V-PE/7-AAD流式细胞术方法,对比GSK-3β shRNA+软脂酸钠组与Control shRNA+软脂酸钠组t-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2.抑制GSK-3β蛋白活性和沉默基因表达对软脂酸钠诱导的GSK-3β非UPR通路的影响GSK-3β特异性抑制剂Lithium chloride与软脂酸钠共同诱导(抑制剂组)和软脂酸钠诱导(模型组)培养细胞0、12、24、48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方法、Caspase-3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磷酸化JNK(p-JNK)、Bax蛋白表达和Caspase-3活性,对比同一时间点抑制剂组与模型组p-JNK、Bax表达水平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将沉默效果最佳的GSK-3β shRNA质粒和Control shRNA质粒转染L02和HepG2细胞24h,再予软脂酸钠诱导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胞浆蛋白和核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对比GSK-3β shRNA+软脂酸钠组与Control shRNA+软脂酸钠组p-JNK、Bax、GRP78、磷酸化IRE1(p-IRE1)、p-PERK蛋白表达水平及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一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发生脂毒性凋亡1.不同浓度(36、72、108、144、180μmol/L)的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12、24h,细胞存活率变化不明显;当浓度超过72μmol/L诱导细胞48h,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因此在后续实验中选用接近48h的2/3的IC50浓度(108μmol/L)作为软脂酸钠最佳诱导浓度。2.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12h,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和脂质沉积变化不明显;诱导24、48h,细胞内甘油三酯合成增加、脂质明显沉积。3.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24h,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诱导细胞48h,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凋亡细胞发生形态变化、凋亡小体形成。二UPR调节软脂酸钠诱导肝细胞脂毒性凋亡的作用和机制1.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0、12、24、48h,GRP78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0、12、24、48h,p-PERK、ATF4、CHOP蛋白的表达量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仅HepG2细胞12h时uXBP-1mRNA水平较0h一过性的升高,在HepG2其它时间点及L02细胞中uXBP-1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并且在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XBP-ls mRNA表达。3.构建的3组PERK shRNA质粒中,PERK1shRNA质粒的沉默效果最佳。沉默L02和HepG2细胞PERK基因后,与Control shRNA+软脂酸钠组比较,PERK shRNA+软脂酸钠组t-PERK、ATF4和CHOP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 PERK基因沉默后,PERK shRNA+软脂酸钠组细胞凋亡率较ControlshRNA+软脂酸钠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GSK-3β(非UPR)调节软脂酸钠诱导肝细胞脂毒性凋亡的作用和可能机制1.随着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时间(0、12、24、48h)延长,p-GSK-3β表达逐渐减低,间接反应了GSK-3β蛋白的活性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与模型组比较,L02和HepG2细胞抑制剂组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Lithium chloride可以通过增加软脂酸钠诱导肝细胞中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GSK-3β活性。抑制剂组肝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构建的3组GSK-3β shRNA质粒中,GSK-3β1shRNA质粒的沉默效果最佳。沉默L02和HepG2细胞GSK-3β基因后,与Control shRNA+软脂酸钠组比较,GSK-3β shRNA+软脂酸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随着软脂酸钠诱导L02和HepG2细胞时间(0、12、24、48h)延长,p-JNK和Bax蛋白表达以及Caspase-3活性逐渐增加。抑制剂组p-JNK、Bax蛋白表达水平和Caspase-3活性均较模型组降低。沉默GSK-3β基因后,与Control shRNA+软脂酸钠组比较,GSK-3β shRNA+软脂酸钠组p-JNK、Bax蛋白表达水平和Caspase-3活性降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5.沉默L02和HepG2细胞GSK-3β基因后,Control shRNA+软脂酸钠组GRP78、p-IRE1和p-PERK蛋白表达较Control shRNA组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然而,GSK-3β shRNA+软脂酸钠组与Control shRNA+软脂酸钠组比较,上述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饱和脂肪酸诱导L02和HepG2细胞发生脂毒性凋亡。二PERK/ATF4/CHOP是介导饱和脂肪酸诱导肝细胞脂毒性凋亡的主要UPR信号通路。三GSK-3β(非UPR)可能通过p-JNK/Bax/Caspase-3途径调节饱和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味涤痰饮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痰浊阻络型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被确诊的第三常见肿瘤,在男性和女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居第三位,其在中国是第4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研究背景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综合征,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肝炎后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而引起的脾亢最为常见。其临床特征是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
积极情绪能够扩展个体的思维-行动范围、构建个人资源,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提高教师积极情绪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辅导对高中
在对现有移动式机器人进行对比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式的爬楼越障机器人一三角轮系式爬楼越障机器人。该移动式机器人可以实现在平地、障碍、斜坡、楼梯等工作环境下的通行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许多不同国籍的成员聚集在同一家企业共同工作,这些成员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于是文化的冲突便
写作是语言交际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它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写作技能的培养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随着高
人类对电力需求日益增大,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此,开发新能源成为国内外迫切需求。光伏逆变并网系统正是新能源的一种重要利用方式,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对100kW三相光
本论文以泰国拉塔那哥欣时代三个时期的三座大皇宫:阿玛林宫、加里马哈宫和布拉加宫(简称A宫J宫与B宫)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目的是分析其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影响其变化的深层因素,
集成电路的制造、设计与测试并称为集成电路工业的三大关键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集成电路向封装更小、结构更复杂、电路逻辑规模更大的方向发展,因此,集成电路测试是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