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常秀电影叙事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常秀被誉为韩国作家电影第一人,他从20世纪90年代韩国独立制片运动时期开始进行电影制作,凭借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一鸣惊人的他创作力充沛,至今已创作23部长篇电影。他的电影创作方式十分独特,在拍摄前通常没有固定的剧本,拍摄当天才会写出大纲,演员在拍摄前也并不知道剧情。他同时兼任制片人,电影大多以极低的成本拍摄,演员也多以低价或免酬的方式进行演出,因此在他的创作中有很多偶然和开放的元素。在迄今为止的作品中,洪常秀都聚焦于特定知识分子群体的生活,围绕饮食、生活、男女情爱、人生哲思等等,构建出一幅幅相似的经典场景。
  自法国新浪潮时期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Alexandre Astruc)以及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等人倡导电影作者后,作者论(auteurism)开始在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作者论强调导演的中心地位,主张导演应在电影中表达自我艺术观念。
  洪常秀被称为电影作家,其电影作品无论从叙事结构、视听语言或是主题上都带有明显的个人独特艺术风格特征。从洪常秀个人成长背景出发,结合电影作者论,将洪常秀及其作品放置于韩国电影发展的大背景中,可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重复性是洪常秀电影中最明显的特征。在叙事结构上,洪常秀善于将情节逻辑进行扰乱,利用非线性叙事结构重构时空。结构上的重复有对同一故事不同视角的差异性重复、对不同故事的叙述和串联以及用同样的演员重复演细节上稍有不同的故事。在对叙事结构的实验之中,洪常秀还利用梦境以及幻觉等手段去展现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不可能的平行世界。
  而在镜头语言方面,洪常秀则习惯用带有纪实风格的长镜头以及景深镜头去表达。他记录下的画面带有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而纪实风格镜头在幻觉和记忆中的多处运用,也为故事情节中的梦幻和现实提供了互相转换的路径。而极具洪常秀个人风格的推拉镜头则显得有趣而粗糙,他在着重强调演员情绪变化和引导观众视线的过程中,也令观众走进他所提供平淡的现实生活画面时产生审美间离。电影并不等同于生活,但却无限接近真实生活。
  在电影主题方面,洪常秀在影片中反复关注着小知识分子的生活琐事,从餐馆、酒馆、咖啡馆再到旅馆,人物的对白占据了影片的大部分,在人物各种的谈话之间,洪常秀对男女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在洪常秀的影片中,男人似乎都是懦弱的、可笑的,对待爱情的态度随意而又不堪一击,女人则从爱情关系中的弱势地位逐步变得强大而自信。从风格上说,洪常秀的电影从最早期的残酷阴郁逐步转变为后期的幽默并带有讽刺感,尽管人物仍旧有着许多无奈的呐喊与发泄,但带有平和感的场景和对美好的议题在近年逐渐增多。
  洪常秀的作品就像是一个系列,无论是从叙事结构、镜头表达或是故事情节、人物对白到主题,每部影片之间都存在重复和互文,重复和互文加强了相似的地方。通过对特定人群的描绘,洪常秀在不断挖掘人性时也在不断深化自己的电影结构,正是在这种坚持之中洪常秀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正如韩国媒体所言,“他孤傲的独特气质提升了韩国电影的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