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闻见录》研究——以科技内容为中心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q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近代化尝试,科技传播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近代科技传播中,科技期刊起着重要作用。《中西闻见录》作为京师近代第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尚未发现对《中西闻见录》中的科技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以《中西闻见录》中的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1.对《中西闻见录》的产生背景、创刊缘由、整体内容、撰稿人及《中西闻见录》与《格致汇编》之间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指出《中西闻见录》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它以京师同文馆为依托,西方传教士为主导,对近代西方科技的传播有一定意义。 2.首次全面系统地对《中西闻见录》中的天文、数学、物理、医学和机械工程技术及相关的科技史内容进行了梳理,对其内容进行分析。认为《中西闻见录》中的科技知识虽然从整体上讲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在普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3.对《中西闻见录》中与科技有关的新闻报道进行归类,发现作为主编者的在华传教士传播西方近代文明的目的,以及当时中国大众了解外界的兴趣。指出这些科技报道介绍了西方近代化会对当时社会思潮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会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西闻见录》代表了当时科技传播的一种模式。 本文通过对《中西闻见录》中科技内容的全面研究,指出清末由传教士主办的科技期刊《中西闻见录》,虽然不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刊物,但它客观上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代表了“西学东渐”的一种传播模式,在大众普及近代西方科技方面,尤其是对晚清社会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北大荒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开发,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北大荒农业开发也存在着盲目开发和不合理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传统的班干部岗位设置一直延续到今,笔者通过对这一传统岗位设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传统的班干部岗位设置存在:干部人数大少,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干群级别分明,不利于构建团结集体、干部管理群众,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等弊端。在此基础上大胆提出:实行班级理事制、设立“学习委员会”、班务包干到个人、学科活动“俱乐部”化等革新与尝试。  【关键词】传统 班干部 岗位设置 革新尝试  【中图分
对中国古代方剂文献,尤其是膏药方中具有促渗作用的药物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先贤们在古代膏药中应用"促渗剂"的悠久历史,而且对现代中药促渗剂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