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固体推进剂药浆预混料的各个阶段中癸二酸二辛酯(DOS)及燃速催化剂(BA)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不同建模方法、不同预处理方法、不同模型优化方法对模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药浆中高氯酸铵(AP)含量的定量分析进行了探索,为HTPB固体推进剂药浆中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第一部分对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HTPB药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证明近红外光谱法仪器误差及人工误差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分别采用峰面积内标线性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关于两组分体系样品中DOS含量的回归模型,证明峰面积内标线性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法都能得到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的校正模型,说明近红外光谱法在HTPB推进剂药浆定量分析中是可行的。第二部分对三组分体系的稀浆样品进行了DOS和BA的定量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回归模型。分别采用马氏距离和主成分得分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对比优化后模型的预测能力并考虑实际操作中的难易程度,主成分得分法更适用于模型的优化过程。经主成分得分法优化后的模型对DOS含量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2.010%,平均相对偏差为0.0815,对BA含量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1.619%,平均相对偏差为0.1029。第三部分对六组分体系药浆中DOS和BA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比PLS-1和PLS-2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已知样品中DOS和BA的含量进行的预测,总体而言两种模型预测能力相当,但PLS-2模型在建模和预测过程中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PLS-2模型对DOS含量进行预测的绝对偏差为0.399%,相对偏差为0.0371,对BA含量进行预测的绝对偏差为0.304%,相对偏差为0.0424。第四部分对七组分体系药浆中AP的含量的定量分析进行了探索,证明近红外光谱法能够对药浆中AP的含量进行准确的预测。该模型对未知样品中AP含量预测的绝对偏差为0.569%,相对偏差为0.0084。但本实验中AP的质量分数范围仅为60%-80%,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补充建模数据,从而扩大模型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