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周边的湿地或被侵占破坏,或被开发为旅游休闲场所,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保护的功能。为对城市周边的湿地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而将其规划建设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设计理论还不够深入,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很多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借鉴或引用了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却忽略了与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失去了当地的特色,产生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如何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营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使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是保护自然的场所,也成为感受和传承当地独特文化传统的场所,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着地域文化如何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进行有效表达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地域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概念展开研究,提出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中的表达载体,包括:地形地貌、建筑广场、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园路铺装等五方面,并通过对相似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了成功经验。其次,本文通过对大庆城市概况的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大庆市地域文化特征,并实地调研青龙湖及其周边公园的景观环境,从五个景观载体角度着手分析了现状景观环境与地域文化结合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大庆青龙湖城市湿地公园实际案例的操作,具体阐述了如何将提炼出来的大庆地域文化与景观载体相结合的应用过程。其中包括对大庆石油文化、冰雪文化、民族文化、湿地文化、历史传说等与景观载体的具体融合。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人文风貌和历史积淀的产物,将其融入到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有助于提高湿地公园乃至城市的文化品位,实现历史与现代,生态与文化的融合,具有较好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