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书风与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y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呈现着由情向理的发展过程.个性觉醒的冲动最先表现为聚焦生死意识,张扬个体价值,这是生命意识的核心;然后高标至情至纯的个体人格,实现自我生命价值,这是重"情"崇"真"的玄学在更深层次上的体现,也是生命意识的深化;最后,超越裸露的生死意识而走向对终极价值的关怀,将主体同化于天地万物一体的"道"境界,寻求对生命本体的直感,这是生命意识的最高表现.魏晋,是中国古典书法的成熟期——书体演变期的终结,个性风格化时期的开端.作为魏晋的一代之艺术,书法此时成为了生命本体意义上的自由呈现,集中反映了魏晋士人空灵的玄学精神与个性主义的生命价值.
其他文献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令人惊叹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数量大,种类多,尤其是他的乡土小说最为著名。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贾平凹的小说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
用扫频仪测量天线的输入阻抗时,在同轴传输线与天线间应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针对圆环天线的输入阻抗为复阻抗,提出了一种新的四分之一波长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得到了实验结果
中国著名四川籍作家李劼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引人注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波》三部曲中的蔡大嫂、伍大嫂和黄澜生太太.作品把她们的动作、情态、语言、心理活动、思想性
介绍了一种采用高速 DSP的 DTV实时多节目复用器的实现方案。系统以 TI通用定点 DSPTMS320C6201为主处理器,配合少量PLD,硬件和软件设计充分利用DSP的特点,实现将多路音频、视频和辅助数据实时复用成符合MPEG-2系统
语言得以存在的理由在于人类需要用它来表达心中之意。语言因之实际上就是一个表述系统。当今对语言的研究越来越复杂,然而所有对语言的关注,无论多么深入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
庄子和海德格尔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史上,庄子和海氏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研究者都发现了他们哲学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本文从他
鲁迅的文学生涯始于翻译,也终于翻译,他是五四时期典型的翻译与创作双栖的作家,并且这两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对他而言,翻译与创作之间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在本论文,我从翻译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