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且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CDR)在临床上应用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本文通过研究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X线下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来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的中长期临床效果。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1年8月我院脊柱外科行35例(43个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例(12个节段)Bryan假体,14例(19个节段)Prodisc-C假体,11例(12个节段)PCM假体。神经根型颈椎病4例(4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1例(39个节段)。手术部位颈3/4节段4个,颈4/5节段13个,颈5/6节段24个,颈6/7节段2个。行Bryan假体置换术的男7例,女3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3个假体,脊髓型颈椎病7例;行Prodisc-C假体置换术的男8例,女6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4例,无神经根型颈椎病。行PCM假体置换术的男8例,女3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例;术后随访时间6~13年,平均8.2年;进行JOA和ONDI评分分别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疼痛缓解程度情况,并测量手术节段以及相邻上下节段的活动度。 研究结果: 没有发现假体明显偏移和下沉;置换节段稳定,置换术后颈椎的生理弧度较前没有明显丢失;术后一月,两年及末次随访JOA和ONDI评分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术后一月,两年及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屈伸,左右侧屈活动度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术后一月和末次随访手术相邻上下节段屈伸,左右侧屈活动度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 研究结论: 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随访,手术前后患者置换节段及邻近节段稳定性无明显变化。置换及邻近节段在术后中长期随访时均保持了良好的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