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55443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且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CDR)在临床上应用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本文通过研究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X线下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来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的中长期临床效果。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1年8月我院脊柱外科行35例(43个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例(12个节段)Bryan假体,14例(19个节段)Prodisc-C假体,11例(12个节段)PCM假体。神经根型颈椎病4例(4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1例(39个节段)。手术部位颈3/4节段4个,颈4/5节段13个,颈5/6节段24个,颈6/7节段2个。行Bryan假体置换术的男7例,女3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3个假体,脊髓型颈椎病7例;行Prodisc-C假体置换术的男8例,女6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4例,无神经根型颈椎病。行PCM假体置换术的男8例,女3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例;术后随访时间6~13年,平均8.2年;进行JOA和ONDI评分分别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疼痛缓解程度情况,并测量手术节段以及相邻上下节段的活动度。  研究结果:  没有发现假体明显偏移和下沉;置换节段稳定,置换术后颈椎的生理弧度较前没有明显丢失;术后一月,两年及末次随访JOA和ONDI评分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术后一月,两年及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屈伸,左右侧屈活动度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术后一月和末次随访手术相邻上下节段屈伸,左右侧屈活动度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1)。  研究结论:  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随访,手术前后患者置换节段及邻近节段稳定性无明显变化。置换及邻近节段在术后中长期随访时均保持了良好的活动度。
其他文献
物理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物理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分析和实践能力,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物理教学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现代化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因此,在课程标准的提出的背景下,物理实验作为一种探究教学的重要方式,应该与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整合,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分析传统实
摘 要: 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用心和爱心让学生在课堂上专心、专注,注重故事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相长,这是真理。课堂应该是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主阵地。怎样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呢?我以为应该具有用心和爱心。  一、用心、爱心是教师上好课的根本  1.用心、爱心备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
摘 要: 思想品德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注重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但是并不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情景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为学生创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情景教学 初中教学 思想品德  思
  本文旨在通过对反复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血清中六种APA的检测,对照性地研究多种抗磷脂抗体与反复流产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这些抗体与反复流产的关系及多种APA联合检测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而且需要增加学生的有效实验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时间,营造启发式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同时要实行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增加有效实验时间的重要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有效实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