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孕育了人类文明,自古以来,生命的诞生和成长都源自于水的供养,因此水也被称为大地的血脉。除此之外,水因为具有晶莹剔透、柔美清澈等特点,能融入任何环境,也被视作重要的景观元素。在我国古代,就产生了“山水相依”、“背山面水”等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幽雅的观景氛围,使人心情愉悦。直到现在,人们依旧渴望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能享受水景带来的乐趣。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最大的水景场所,能快捷有效地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近几年,国内滨水景观区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诸多具有水系优势的城市都纷纷大力发展滨水区景观。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提出“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等绿色发展观点,论文顺应国家城市发展大趋势,首先总结现在城市滨水区景观现存问题,如水质污染依旧严重、滨水景观生态失衡、缺乏地域性与城市历史内涵等。本文以滨水景观建筑为突破口,首先分析结合城市滨水景观环境,研究滨水景观建筑的分类、与滨水环境的关系,总结滨水景观建筑的价值、意义及影响力,确定其在滨水区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即能够改善滨水环境、营造滨水空间、提升水景视觉效果等,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其次,总结出滨水景观建筑的设计原则,结合滨水区的环境特质,归纳出滨水景观建筑的设计方法,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协调环境、体现地域文化、融合人文思想、保护生态环境,最后通过对国内优秀案例——青岛大剧院分析总结,主要从功能设置、造型设计和材料选取等方面进行论述,来证明前文所总结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完整性。论文最后部分,分析出地段滨水区及景观建筑现状的不足,运用本文提出的原则、方法对吉林市滨江西路中段滨水景观建筑进行设计实践,设计包括对地段进行规划及景观建筑设计,本设计滨水景观建筑将前文所述原则及方法理性运用其中。希望重新设计后的滨水景观建筑能够增加吉林市滨水区的独特魅力,重新活跃该区域的滨水景观空间,为市民创造更好地休憩、游玩空间。同时,也为其它城市滨水景观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