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精柔协同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对链上成员的有效整合,其范畴涵盖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整个过程,是由多个成员企业组成的网链结构。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需求不确定性给供应链上成员的运作带来越来越大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表现在: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均衡利用,分销企业则需持有大量库存等。为消除这种不利影响,供应链上成员可通过精益与柔性的协作分工来实现,而这也正是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所在。本文借助协同论中协同协作的理念,应用最优化理论、概率论和积分原理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供应链精柔动态协同的概念模型、协同供应下的混合补货策略、生产能力预留下的协同补货策略以及集中决策下的协同补货策略等内容。本文首先构建了供应链精柔动态协同的概念模型,提出精柔协同优化理论的内涵与构成,从总体上给出理论的数学模型或仿真模型实现。概念模型采用需求预测函数的动态拟合来感知市场需求的变化,依据预测函数传递的需求信息、实时的库存数据以及制定的补货规则,向制造商发出补货指令,对库存进行动态补充。根据链上成员合作紧密程度的不同,文中从松散协作、能力预留、集中决策等三个层面分别建立模型作递进阐明。在松散协作的情形,本文研究了协同供应下的混合补货策略。分销商从自身利益出发,以既定服务水平下预期费用函数最小化为补货规则,选择从精益和柔性制造商处补货。模型的建立运用了最优化理论及概率论等知识,借助MATLAB语言作为编程工具,通过数值仿真和灵敏度分析来实现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模型中,分别考虑了制造商提前期为零和不为零,以及可分批交货等不同情形下的应用情况。为实现精益制造商的平准批量生产与分销商的持续稳定采购,二者可通过契约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协作。文中研究了精益制造商与分销商签订生产能力预留协议下的补货策略。依据协议,分销商预先支付部分费用,对精益制造的生产能力进行预留。文中建立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和灵敏度分析进行验证实现,同样在模型中分别考虑了制造商提前期为零和不为零,以及可分批交货等不同情形下的应用情况。供应链上各主体的密切协作可实现系统总体效益最优化,本文就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协同补货进行了研究。综合运用了博弈论和概率论等相关知识,建立了集中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数值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中同样考虑了制造商提前期为零和不为零,以及可分批交货等不同情形下的应用情况。供应链精柔协同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课题,本文尝试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从多个角度研究精益协作优化问题,构建了供应链精柔协同的概念模型,给出模型实现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结论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和分析。不确定的市场需求给供应链上成员带来越严峻的挑战,精柔协同协作理念的实施也引起物流界更多的关注,本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供应链研究内涵,也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其他文献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和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lrment,VCI)的概念在近百年来处于演变之中。早在1896年Emil Kraepelin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技术及其管理对于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现代企业中,技术已成为决定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要素,对技术的管理也已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正>干部轮岗制度不仅能够预防干部不作为与腐败违法现象的滋生,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干部轮岗制度,从源头上锻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干部队伍,利党、利国、利民。因
在当前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不同版本高考试卷的使用,增加了考生水平、试题质量比较之间的难度,也不利于命题质量的改进和维护高考的公平。本文以英语学科为例,通过等值的有关设
《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房地产登记工作而言,具有直接、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与《物权法》配套的行政规章——《房屋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为房地产登记管
本文提出企业异质性的协同演化命题,解决了四个问题:(1)提出了企业认知、战略、治理、生态之间协同演化分析框架;(2)论证了知识变异的生成过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演化的根本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各行业的工作效率。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行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数字微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