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迹与物象—戴本孝的造化观与创作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自然神秘力量的探寻从未停止,对历代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永久不变的话题,用诗文、书画等形式将各自对自然的理解、认识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中国山水画更是文人墨客把对自然万物的向往,寄于纸上,营造出一个“可游、可居”的精神世界。其实质,就是文人心迹与物象、观念与创作的有机结合,以表达文人寄情于山水的感悟。中国古代画论中对自然物象与人的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师法造化,中得心源”,历代画家将之奉为绘事原则,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人之情思与自然万物内在联系的重要性,并一直遵守和倡导。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要做到“师法造化、中得心源”,必须要继承传统,学习古人的笔墨技法及精神。同时还要以自然为师,得其物象,更要把所得物象,内化于头脑之中,通过主观精神加以概括、整合,绘于画纸之上,从而展现自己对自然造化的内心感悟。明末清初之戴本孝,“新安画派”的重要一员,是和石涛等人一直倡导师法造化的重要代表。他的“六法师古人,古人师造化”的艺术思想更是独树一帜。其意是说绘画技法要传承传统,以古人为师,而古人则是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他强调以自然为师,同时又要注重自身真实感受的表达,实则告诉世人,绘画要通过恰当的语言准确表达对自然的感受。戴本孝通过物象、笔墨以及意境在其山水画中的精准呈现,来表达他对造化观的理解。戴本孝的山水画多用枯笔渴墨的画面技法形式表现自然之景,其画面独特意境的营造更是其造化观的重要体现。同时,戴本孝造化观的形成其因有二:一是与其遗民身份关系密切。他一生信守师造化的绘画理念并身体力行,在游历山川自然、结交同道友人中度过,不断印证和深入探究绘事之原理,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观,最终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位能留下名字的画家。二是其自幼受老庄思想影响,使其造化观更加别具一格。受其启发,在我的“韵致五莲”系列山水画的毕业创作中,师法自然取材五莲山;在技法表现上,取法戴本孝。戴本孝画面的氤氲之气,与我心中之“五莲山”完全相符。以期通过自然之物象的塑造、章法之布局、笔墨之表现、以及意境的营造,呈现出清幽寂静、风韵雅致的画面感受,以表达我心中之“五莲山”。在“师法古人”与“师法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存我”。在体悟自然奇谲变化的过程中,渐形成自己的画风。旨在画面中传达“天人和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然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对于国家审计而言,高审计质量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障。文章分别从内部和外部维度,考察了我国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首先,构建了包括16个测
背景:目前全球范围内肺癌仍然高居所有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部分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肺癌。晚期N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
目的了解访谈对象对护士激励需求的主观真实体验,为护士激励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温州地区12位护理与管理方面权威专家进行半结构
聚烯烃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疏水性、高电阻率并且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近年来,随着催化剂技术的不断革新,一大批新型结构和用途的聚烯烃材料应
惰性键活化是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包括未活化的C-H键,C-F键,C-O键,C-N键C-C键等化合物中广泛存在的化学键。研究惰性键活化的意义在于能从普通的原料出发,一步构建目标
东北地区早白垩世发育众多的呈NNE向展布的断陷盆地群,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本论文在系统收集东北地区的钻孔、岩心、测井、露头、地震剖面及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
蚤蝇科昆虫种类多、分布广,在农业和卫生领域有重要意义。开展蚤蝇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对理解其系统发育及在经济上的有效利用有重要作用。有关蚤蝇的研究多集中在形态分类、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高龄化现象越发明显,由此引发的长寿问题给养老保险机构的年金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长寿风险是指总体人群未来的实际年龄高于预期年龄而引发的风险,长寿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大数法则进行分散,年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政府社保基金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从而面临着巨大的未来亏空的风险。通过风险证券化技术将长寿风险转移到资本市
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这些空气中悬浮颗粒的相关直径可以从几纳米到几十乃至几千微米。由于大气气溶胶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健康的问题中有着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