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单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缓解情况,并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治疗方案进行比较,评估他克莫司单药治疗IMN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前瞻性入组。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于河北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单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缓解情况,并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治疗方案进行比较,评估他克莫司单药治疗IMN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前瞻性入组。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IMN的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纳入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他克莫司组(TAC组)34例,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组(TAC+GC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TAC组:他克莫司起始剂量0.05~0.075mg/kg/d空腹口服,间隔12小时分两次服药,定期监测血药谷浓度,维持血药谷浓度在5~10 ng/ml。TAC+GC组:他克莫司用法同TAC组;同时予醋酸泼尼松片0.3~0.5mg/kg/d顿服,2个月后开始逐渐减量,每2周减少5mg/d直至停药。两组患者均在获得持续缓解后进行他克莫司减量,4~8周期间减量至起始剂量的一半,并维持至少12个月。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及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估疗效计算有效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缓解率及主要疗效指标等,评估他克莫司单药治疗IMN的疗效。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的各项基线资料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有效率:在治疗3、6、9、12个月时TAC组与TAC+GC组的有效率均相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生化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两种治疗方案均能降低患者尿蛋白,在治疗3、6、9、12个月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提升患者血清白蛋白。在治疗3、6、9、12个月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酐:在治疗3、6、9、12个月每个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均未见明显上升,且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TAC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TAC+GC组(23.5%<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单药治疗IMN可以有效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相比,他克莫司单药治疗IMN有效率与之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根据其解剖位置可分为肝内胆管癌(ICCA)和肝外胆管癌(ECCA),其中肝外胆管癌又可以分为肝门部胆管癌(PCCA)和远端胆管癌(DCCA)。CCA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和致癌基因的影响。肿瘤生物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靶向治疗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至关重要的意义。与ICCA
背景: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首位的恶性肿瘤,具有恶性度高、易复发和易转移等特点。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其中NSCLC占据85%。由于NSCLC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被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5年的生存率仅为5%。尽管近30年来诊断和治
目的1.研究肾透明细胞癌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强渗透长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效应之间的关系。2.研究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与WHO/ISUP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1.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肾肿瘤切除术并在术后对离体肾标本进行高分子纳米胶束造影剂灌注实验的4
目的:观察术前乳腺良恶性肿瘤相关因素的异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做好乳腺癌一、二级预防,指导治疗奠定基础。进一步观察乳腺恶性肿瘤术前中医证型与免疫指标相关性,探究乳腺癌各中医证型预后的一般规律。方法:收集自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住院并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共135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分两部分,术前中医证候采集,术后免疫病理等信息采集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组织中驱动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亚群。C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超强分化潜能以及固有耐药性的干细胞样特征,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和耐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针对CSCs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化疗、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等传统治疗,通过“围追堵截”的方式抑制CSCs增殖来实现治疗目的。然而,由于肿瘤组织中部分CSCs在刺激下会启动自我保护机
目的:(1)构建C57BL/6小鼠MC-38负瘤模型。(2)通过观察和处理两组小鼠肿瘤、外周血和部分组织器官标本,分析SLC5A8基因对负瘤鼠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1)复苏并传代MC-38细胞株,在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小鼠SLC5A8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两组C57BL/6小鼠MC-38负瘤模型。(2)实验分组:将C57BL/6小鼠分为两组,每组4只,即敲除SLC5A8基因的负瘤鼠为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并用和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成为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及个体化精准治疗已成为保证乳腺癌患者良好预后的核心因素,然而在临床中,由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征不典型,甚至在影像学中会出现与良性肿块类似的表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肿瘤的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之后出现的新型治疗方法,为彻底根除癌症带来了希望。肿瘤疫苗通过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相比于其他免疫疗法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但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存在的免疫抑制现象是导致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差的一大主要因素,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发展的影响。一个词也常被提及,即为“原生家庭”。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后,6到7年内的所有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长的陪伴中度过的。而儿童教育学表明这段时间正处于儿童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儿童教育可以开发人类的巨大潜能。而儿童作为国家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和社会义务抚育好下一代。虽然现在的学前教育有渐渐社会化的趋势,但是学龄前的家庭教育仍然非常重要。
目的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探究母亲妊娠时经历地震应激与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并从基因水平探讨rs2238032与精神分裂症及产前应激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1.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为唐山1972年8月-1981年5月出生于唐山的人群(地震前4年以及地震后4年),队列总人群通过政府公布的资料获得,根据母亲妊娠时是否经历地震暴露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即对照组,并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