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高校新建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设计实践探索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onk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学校里,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性机构"的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把图书馆与教师队伍、实验设备列为办好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支柱.美国《大学图书馆标准》(1979)提出"图书馆是大学心脏"的观点,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国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发展变革时期,即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观念过渡与转变阶段.该文从建筑空间布局的角度对现阶段高校新建图书馆进行细致的剖析,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高校图书馆变化发展的建筑设计之路.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提出了课题产生的背景及来源,对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对象、范围以及当前中国图书馆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第二章着重叙述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建筑产生及发展概况.第三章对现阶段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该论文的重点章节,在这一章中,论文首先从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单体布局、建筑功能的可扩展性、"三统一"的设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们发现:灵活性是目前中国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三统一"并不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唯一方式和最佳方式,于是提出了一种分区设计柱网、分区设计层高、分区设计荷载的另一种设计模式——复合式图书馆建筑设计,旨在增加灵活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建筑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在章节的最后,从宏观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第五章论文结合作者参与设计的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这一实际项目,理论联系实际,将复合式图书馆的设计模式运用其中,以期提高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水平.
其他文献
青岛市中山路是最能体现青岛市老市区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商业街区,是青岛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青岛城市建筑和人文景观的一个缩影。中山路曾是青岛市的商贸中心,随着
学位
本课题从未来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城市发展的无序蔓延以及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开发脱节等现状问题出发,研究了当前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相结合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并
Abstract建筑综合体对应于城市高密度开发而产生城市建筑形态,该文从建筑综合体的产生与发展入手,阐述了存在于建筑综合体中的"链接"空间的概念.通过对"链接"空间的形态、构
本文以场景作为切入点,借鉴了建筑现象学、建筑人类学、环境心理学等一些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当代大学教学建筑场景的生成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认为,场景是一种
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一样,同属于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以绿、蓝等自然色调存在或出现。它所具有的清新与开阔给人轻松与愉悦。在城镇高速发展的今天,非建设用地因兼顾自
本文建立在思维心理学、创造学与建筑学的学科交叉基础之上,研究建筑师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实践,即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建筑师的设计思维和建筑创造过程,属于“建筑设计方法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之“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浪潮,在“湖广-四川”这条线路上便逐渐产生了一条集信仰传播、移民通道、商业贸易、航道运输为一体的多元文化线路。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室外空间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郑州市一些室外空间环境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进行问卷、访谈等方式的调查,对调查资
南京明城墙是人类宝贵的建筑遗产。在南京明城墙准备申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南京明城墙保护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与着眼点;以建筑遗产保护性利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