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下的狮身人面——《新青年》与兽性主题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shui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与“人性”的关系一直是文坛历久不衰的研究热点,而与之相关的“文学”与“兽性”的问题却论之甚少。事实上,深刻地研讨“文学”与“兽性”的关系,更有助于解释“文学”与“人性”的复杂性,而对“文学”与“兽性”倍加关注的,是被称为现代文学源头的经典刊物《新青年》。本论文将从“兽性”的概念、《新青年》与“兽性”主题的文本以及《新青年》兽性主题的成因与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新青年》这一话题,作出具体的论述。 鲁迅曾言,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有两种称呼:一种是“禽兽”,一种是“圣上”。 中国人在思想、文学上向来最重“人兽之辩”。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是:“人”对“人”是“仁”。在中国毫无一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肆言“人对人是狼”这一西方理念。二千五百年的儒家正统,竟没有为人的心灵留下一片自然人性的栖息之地。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的“狼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所揭示的人性偏颇有了更多的启迪。“狼文化”昭示了这样的一种理念:人之为人,即有人性;人之源兽,即有兽性。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这一端点,开始涌现出一种“不中规”、“不中矩”、不“正统” 的文学现象,即“兽性”主题的文本景观。“兽性”是什么?笔者从“文明”的视野里对此做了自己的界定,“兽性”是指与中国“传统文明”相冲突、相抵触,不被“文明”认可而又确实存在的那些人的规定性或能量。“兽性”不仅是指人本能中那些率性而发的“野蛮性、残酷性”,也内含着它的“亲和性”和“生命力”。“兽性”往往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同时还对“规范的人性”及现代文明具有促进和摧毁的作用。 《新青年》“兽性”理论的最初描述是陈独秀。从日本近代思想先驱福泽谕吉那里,陈独秀接过“兽性主义”的教育理念,向“新青年”极倡“兽性”的崭新人格。他从“意志顽狠”、“体魄强健”、“信赖本能”、“顺性率真”四个方面,表达了他对中国“新青年”的人格期待。陈独秀这种思想,为登场《新青年》的文人提供了文学创新的平台;鲁迅是推崇兽性最早的实践者之一,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以及文学译介,成了他揭示这一主题的主要场地。他认为,人与兽在本性上是相通的:“吃人”。这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的总结,是他对人性之哲学层面的反思和评判。他在肯定中国固有文化的“平和之性”同时,又崇尚着“兽性”,反对着“奴性”。他极力推崇“魔罗诗人”,就是希望中国的文学中多些“兽性”。然而,尽管他在《新青年》中写了大量的论文呼吁,但这些来自西方的文学“营养”并没有彻底滋润鲁迅的“文化之根”。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平和之性”,依然是他最为青睐的“文化情结”;而周作人对人之“兽性”的阐述,其实是他对近世西方基督教的“灵肉”二元论的直接移植。他认为,人的“灵肉”是一物的两面,不是对抗的关系。神性和兽性合起来就是人性,这应该成为“人的文学”所反映的全部内容。 周作人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不仅构建了他的“人学”理论,而且成为他在《新青年》文学译介中的主要标准。周氏兄弟的文学理念和文学实践是《新青年》兽性主题展示的最大兴奋点。另外,胡适、刘半农等人的文学译介以及“读者论坛”栏目中有关的话题,都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同样的“兽性”理念。 《新青年》与兽性主题的成因,一方面,是存在于当时众多仁人志士思想中的“尚武”情结。五四文人,在为文化创新、国民性革新奔走时,不能不对起码能“立竿见影”的武化效果“暗送几次秋波”。《新青年》从陈独秀的“兽性”理论,到毛泽东的“体育之教育”,再到刘叔雅的“军国主义”等,无不暗示文人似乎成了“洒一滴墨水”,就可以使“天地改观,山河易色”的文化英雄。另一方面,是西方自然主义、现代派的熏染。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明确地提出“惟自然主义,才适今日中国文学之状况。”周作人对“日本新村精神”的大力倡导与他的自然人性论,无疑是从“自然主义”的文艺思潮里汲取了更多的滋养。《新青年》上众多关于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论述及文学操练,都是“兽性”主题的支撑点,自然主义、现代派是孕育《新青年》兽性主题的温床。 《新青年》兽性主题的意义,首先表现在文学创作的主题更加多元化。现当代诸多作家的作品承续了《新青年》“兽性”主题的血脉,并形成一种文学思潮在当代发扬光大; 其次,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尽管东、西方的古典美学中,都有偏重审美的共性。然而,文学进入揭开“人之假面”的时代,中国传统中“文以载道”、“温柔敦厚”的审美判断,便显得不合时宜。因此,《新青年》兽性主题的美学意义还在于,它不仅突破了中国审美一元论的框式,而且也拓宽了文人的创作与审美的视野,从而使中国传统的古典美学开始走向现代化。
其他文献
人生礼仪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是指围绕着人的生命里程中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在任何一个社会,个体的成长都要遵照他所属集团的规范和文化,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从
中古时期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大量涌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社会风尚和情志趣味。中古小说内容丰富,包含了对当时社会风俗及日常生活的诸多记录,与疾病、医疗相关的
谚语作为汉语宝库中的“明珠”,以其富有哲理的内容和凝练匀称的形式成为人民群众表达实际生活感受的“现成话”。  本文以汉语谚语为考察对象,在搜集、整理各地各行业具有代
敬 辉  云南永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 昆明市 650000  【摘 要】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展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道路工程施工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其路基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将在下文中队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建设
二十世纪加拿大最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一向被认为是神话——原型批评流派的主要权威,但是仅用神话——原型批评是难以概括弗莱文论思想的全部内涵的。本论文试图重
赵世平  通渭正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提前勘查土质、图纸设计、排水处理、挖填各个环节,并结合路面情况,综合分析结果,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其次,严格施工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材料采购、后期验收阶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保证施工质量。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本文选取当代湖北作家陈应松做个案研究,以其当代小说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作家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小说创作。论文从作品的艺术特色、思想价值、文学背景、作家创作
李春花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14072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速度,市政工程已然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一大核心工程,在中国各地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并且大力投资市政工程建设。目前,市政绿化工程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是提高城市容貌,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工程,但是很多实际的工程缺乏优质的设计方案、造价方案、管理模式等,导致项目变数不定,最终金额往往超过之前的预算。文章将会从实际
“军旅诗歌”不同于“军事诗歌”或者“战争诗歌”,军旅诗歌包涵了所能理解的关于战争和军旅生活的全部的诗歌总称。首先,军旅诗歌是关于战争事件的抒写,包括对于战争事件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