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神经母细胞瘤来源于未分化的交感神经节细胞,具有发病部位广、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直是相关临床研究的重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近些年被发现的一类非编码核苷酸序列,作为具有调控功能的新型分子,虽不编码蛋白质,但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多种生命活动。LncRNA的调控作用在肿瘤中广泛存在,且其定位具有靶向性,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改善治疗及预后效果均有重要作用。LncRNA MIAT在神经系统和体外培养的神经元中广泛表达,与神经元的分化相关,但其在神经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神经突起的生长亦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探究MIAT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的影响,有助于疾病的进一步了解。LncRNA可同通过调节临近基因表达发挥调节作用,Cryba4、Crybb1、Sez6L均为MIAT的临近基因,探究MIAT对临近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助于神经母细胞瘤机制的研究。此外,肿瘤组织及转移器官的微环境也与其密切相关。探究炎症因子对MIAT调控作用的影响,对指导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Neuro2a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转染空白质粒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以转染MIAT敲低质粒细胞为实验组,通过transwell、细胞划痕实验、MTT、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及凋亡能力,此外通过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对Neuro2a细胞突起总长度、最长突起长度、细胞突起数目及细胞分化率进行分析,明确MIAT对Nuero2a细胞突起生长的影响。通过RT-PCR分析敲低MIAT基因后,临近基因Cryba4、Crybb1及Sez6L基因表达量变化,探究是否被MIAT调控。以不同浓度IL-6作用于Neuro2a细胞通过RT-PCR,筛选出影响基因表达浓度范围,以适宜浓度LPS刺激小胶质细胞上清液作用于Neuro2a细胞,通过RT-PCR测定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将载有shRNA的质粒导入Neuro2a细胞。观察神经突起生长情况表示,与对照组相比,MIAT敲低组的分化率明显下降(P<0.05),同时Neuro2a细胞总神经突长度、最长神经突长度和每个细胞的神经突数目明显降低(P<0.05),且各组随时间比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功能相关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IAT敲低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探究MIAT对临近基因调控发现,与对照组相比,MIAT敲低组中Cryba4、Crybb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Sez6L基因表达明显下降(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不同浓度IL-6作用于Neuro2a细胞,当IL-6>200ng/ml时,MIAT、Sez6L表达明显增高(P<0.05),同样以高浓度LPS刺激小胶质细胞上清液作用于Neuro2a细胞以发现MIAT、Sez6L表达明显提高(P<0.05)。结论:1.敲低MIAT可抑制Neuro2a细胞株神经元分化和神经突生长。2.敲低MIAT可诱导Neuro2a细胞株凋亡并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能力。3.MIAT对Cryba4、Crybb1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可调控Sez6L基因表达。4.高浓度IL-6(>200ng/ml)、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上清调节Neuro2a细胞MIAT/Sez6L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