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肺炎支原体LY-1株分离鉴定及HSP70 P30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ang_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其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从发病羊的肺脏病料中成功分离出1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基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2016年11月,河南省卢氏县某规模化湖羊场发生疑似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例。羔羊和成年羊均可发生,但羔羊症状表现较重。羔羊死亡率约30%,成年羊未见死亡。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和突然死亡。剖检发现其以胸、胸膜和肺脏的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特征,具体表现为胸腔和心包有淡黄色积液,胸膜变厚而粗糙,上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沉积,部分羊只发生胸膜与肋膜、心包发生粘连;肺表面有出血点,肺小叶间组织变宽,肺脏色泽变暗等典型病变。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判定该病为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2.从发病羊的肺脏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疑似支原体,命名为LY-1株。该菌培养困难,但在PPLO固体培养基中,经37℃静置培养5~7日,可长成圆形、透明、露滴状的针尖大小的菌落;培养14~16日,可长成圆形、中心发暗、周围透明、直径2~3 mm的“煎荷包蛋”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表明,该菌呈球状、两极状、杆状等的多形性。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能发酵葡萄糖,但不能利用精氨酸与尿素。上述培养特性、菌体形态和生化特性均符合支原体的特征。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中度敏感,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具有耐药性。3.提取该菌的基因组为模板,使用支原体PCR检测试剂盒鉴定,确定该菌为支原体;进一步使用特异性引物PCR鉴定该菌为绵羊肺炎支原体(361bp)。PCR扩增其16S rRNA全基因(1469 bp)并进行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与其同源性最高的均为NCBI数据库已发布的绵羊肺炎支原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其同源性均在99%以上。进一步构建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表明LY-1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FJ-FZ株和FJ-SM株亲缘关系最近。以上鉴定结果均表明LY-1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4.热休克蛋白HSP70和黏附因子蛋白P30是支原体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因子。以LY-1株基因组为模板,分别扩增了其大小为738 bp的HSP70基因和786bp的P30基因,BLAST比对结果表明,HSP70基因与NCBI已报到猪肺炎支原体序列CP003131.1的同源为77%。P30基因与NCBI已报到猪肺炎支原体序列CP003131.1的同源性为80%。其基因和蛋白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有属于自身的内在力量,技术的先进与否不能衡量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高低。"互
氧化铁虽是土壤粘粒中的次要矿质成分,但它具有较高的活性,对土壤性质有重要的影响。作为胶结物质之一,氧化铁的形态及其含量,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亦起重要作用。某些水稻土
<正> 绿色食品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及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发展无公害农业,保障生态与食品的安全,提高农
会议
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350+938+350)m双塔双索面斜拉桥,19号主墩采用60根变直径钻孔桩基础,桩长92m(上部25m为3.0m,下部67m为2.5m)。综合考虑地形、水文、地质、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