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世界历史形成的逻辑起点、主要内容、发展动力、运行主体、基本趋势及价值目标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科学内涵,认为世界历史形成的逻辑起点是生产力、交往及分工的发展达到其特定的历史水平,即生产与交往的矛盾运动引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时才产生的。世界历史形成的途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扩张,其标志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和趋势上看有两个阶段:即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和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其必然趋势是前者发展到后者。从世界历史价值目标上看,是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现实的个人解放,每一个单独的个人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当代西方全球化理论的本质区别与一致性,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当代西方全球化理论存在着思维方式上的一致性,两者都采用线性历史观,都是线性分析方法;客观基础的一致性,两者都以工业文明及工业文明的衍生形态——信息文明为客观基础。但是,两者之间却又存在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理论本质不同,论证目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逻辑线段不同及运行主体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而当今西方全球化理论则是唯心史观的现代形态。世界历史思想是为了说明人的解放,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性;而全球化理论则是为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优越性,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世界历史思想关注的是无产阶级解放与命运,而全球化理论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世界历史——。一蕾田5”一 十,)二 人 思想并进一步指出了寻求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而全 球化理论是为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而辩护,为了垄断资产阶级追求最大程度的垄 断高额利润,维护其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最后,世界历史思想具有三个历史 线段:即前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全球化理 论则只有两个逻辑线段:前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分析两者的联系 与区别的基础上,澄清了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认识误区, 反对等同论与对立论的观点,文章最后进一步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 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当代意义,阐明了我们今天应如何把握全球化发展的实 质及客观趋势,选择正确的因应对策,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主义,推动共产主 义现实运动,为促进和实现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