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转喻机制解释英汉语动词进行体的语法化问题,通过对英汉语中动词进行体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中不同动词的进行体在某些语境下可表示其他体的意义。本文从语法化理论的角度运用转喻理论来阐释两种语言中动词的进行体可以表示其他体意义的深层原因。以往的语法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句法上,即实词虚化,主要讨论附着形式和词缀的来源。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体范畴的语法化问题,研究体范畴由虚到更虚的语法化问题。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语法化理论和转喻机制下进行研究,运用语料库方法,通过对英汉语语料的分析,试图阐释转喻机制在进行体语法化过程中是如何运作的,即英汉语动词进行体的功能延伸,具体考察不同语言中哪几类动词会发生功能的延伸,哪几类动词的进行体语法化程度较高等相关问题。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结构的简介。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评价国内外学者关于语法化、转喻以及转喻作为语法化机制之一的研究,以及前人对于体这一语法范畴特别是进行体的研究。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主要以英汉语为语料,描述这两种语言中各种动词的进行体语法化的特征,以此揭示转喻机制在不同语言中是如何解释进行体语法化的过程的。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案。第四章以大量例证来解释转喻是如何在进行体语法化过程中运作的。此部分主要研究进行体语法化的转喻解释。第五章为结论。最终得出相关的研究成果,即转喻作为语法化的机制之一是如何在进行体的表意功能中运作的,同时指出待研究的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发现体范畴也存在着与形态句法规律相同的语法化问题。进行体本身已经发生了语法化,在本文的讨论中,进行体的功能在具体的语境下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可以表示其他体的意义,如短暂性动词进行体可以表示完成体的意义;状态改变类动词进行体可以表示起始体的意义。体范畴是一个认知域,其中进行体、完成体、一般体和起始体等体是次域。他们之间存在着相邻关系,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体和其他体发生转喻映射,此时,进行体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发生了进一步语法化。本文突破了语法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