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内陆干旱区地处贺兰山西面、昆仑山系北部的西北干旱和极干旱区。整个区域约占1/4的国土面积,占地广阔,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并在我国的经济增长、社会维稳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内陆干旱区地处内陆腹地,干旱少雨,为水资源匮乏的区域,使得该地区农业种植对水资源需求性很强,有限的水源支撑着平原绿洲植被,使得生态系统在内陆干旱区存在脆弱、易损的特性。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大时代背景下,内陆干旱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与恶化,这使得其未来的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方面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甘肃省民乐县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属于灌溉农业,即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种植时需要引水灌溉。广义的灌溉农业是指只要是需要水源灌溉的农业;狭义的灌溉农业的定义是绿洲农业,指干旱缺水地区,依靠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农作物灌溉的农业。河西走廊是甘肃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是我国内陆干旱地区有名的灌溉农业地区,也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经济作物集中产区。河西走廊区域提供了甘肃省将近2/3以上的商品粮食作物、2/5以上的油料作物、蔬菜和啤酒大麦的产量也位于前列,为甘肃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中要研究的农作物为2007年和2009年在甘肃省民乐县农户种植农作物数量中排名前五的作物,它们分别为大麦(主要用于啤酒生产)、小麦、马铃薯、玉米和油菜。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比的视角,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民乐县主要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投入成本及单方水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成本投入较高、作物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民乐县主要农作物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化肥费、种子费和水费在作物成本投入中占比较大;比较大麦、小麦、马铃薯、玉米和油菜等5种主要粮食作物,油菜的单方水经济效益最高,最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而大麦则是最耗水作物。通过运用stata软件,将各项成本对作物亩产值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分析后表明,劳动力对大麦产值影响显著,即大麦为劳动密集型农作物;种子、化肥、机械投入对不同作物亩产值的影响程度差异性显著;水费投入对小麦、玉米和油菜的亩产值影响显著。因此,在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内陆干旱区,农户在未来作物种植中应参照农作物投入产出效率,从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效率和效益出发,选择经济效益与节水效率优化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