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言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应用语言学家开始注重二语学习者交际策略运用的研究。对于交际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研究重点是了解学习者如何运用二语表达思想。经过语言学家多年的努力该领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最新的研究趋势则是把交际策略的分类建立在现今流行的心理过程研究之上,而不是简单的列举表面的语言形式,即把交际策略当做一种正常认知行为的产物来研究。因此,本研究拟从解析二语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以及不同认知风格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运用的交际策略入手,旨在揭示学习者认知风格的差异与交际策略运用选择之间的关系。认知风格亦称认知方式,是指在认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Heman A Witkin可谓该领域的开拓者,19世纪40年代,他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结构模型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以Whitkin的认知风格模型和Nijimegen的交际策略两分法为理论基础,首先采用了图形镶嵌测试方法对受试者的认知风格进行判断,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将他们分为两组,即:场独立和场依存,最后,笔者采用看图说话的方式来了解受试者在进行描述的过程中遇到词汇障碍时所采取的交际策略。为了确保本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笔者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为统计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认知风格与交际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倾向于采用整体型的交际策略,而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倾向于采用分析型的交际策略。该研究发现对于认知风格和交际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交际策略研究的不足,并使有关交际策略的研究和语言认知过程研究的理论保持同步;另一方面该研究成果给汉语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更为切实的建议和指导。由于该研究的重点是探讨认知风格与交际策略的相关性,所以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学习者在描述中为了弥补词汇不足而采用的交际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