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为高海拔地区适生树种,是我国南方高海拔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构建适合柳杉大径材的培育模式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本研究依托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项目,以川西中山8a生柳杉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按抚育间伐的株数强度设置4个处理(CK(不间伐)、T1:间伐强度20%、T2:间伐强度30%、T3:间伐强度40%),定期观测柳杉林木生长、林下植物群落特征、林地水文、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等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抚育间伐促进了柳杉人工林的生长。轻度、中度间伐使柳杉林分径阶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函数。胸径的年生长量与单株立木材积的年增长量重度间伐最大。树高年生长量及单位面积蓄积年增加量4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2)抚育间伐增加了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植被多样性增大,其中4种处理中草本和蕨类重要值较大。Margalef指数的增加量与间伐强度呈正比。植被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Simpson指数的增加量重度间伐最大。(3)抚育间伐促使表土层(0-20cm)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储水能力增强,对照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地表径流各指标与间伐强度呈反比,且对照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柳杉人工林的土壤水文效益以轻度和中度间伐模式较高。(4)抚育间伐后柳杉人工林土壤化学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其中全磷的变异系数最大。土壤pH值与间伐强度呈反比,对表土层(0-20cm)影响较大,pH值对照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抚育间伐对表土层(0-20cm)化学指标影响较大,土壤水解氮、全氮、有机碳与间伐强度呈正比,水解氮重度间伐含量最大;土壤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轻度间伐最大,与对照显著差异;土壤碳氮比对照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抚育间伐降低了柳杉人工林土壤的有效磷、全磷的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对照最大,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全磷含量轻度间伐最大,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抚育间伐对土壤中速效钾、全钾、钙、铁元素影响较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轻度和中度间伐模式下测得的土壤化学性质指标更有利于林木生长。(5)抚育间伐可提高柳杉人工林的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重度间伐最大,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蔗糖酶活性中度间伐活性最高,与对照和轻度间伐差异显著。中度与重度间伐有利于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6)地表径流各指标与柳杉林内植被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冲刷量与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间负相关性极显著。0-20cm土层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大,显著性高。过氧化氢酶与全磷、有机碳、全氮呈正相关,全磷相关性最大,pH与过氧化氢酶呈显著负相关,蔗糖酶与全钾、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7)本研究最终结果表明,中度间伐强度更利于柳杉林木生长以及其生长环境因子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