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是20-40岁的青年女性中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CLT的特征是血清中一种或几种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升高,主要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无论是否存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状态异常。很多研究证实CLT与女性生殖功能及不良妊娠结局显著相关。近年来,也有部分研究探索了CLT对子代发育的影响,但尚无统一结论。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是20-40岁的青年女性中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CLT的特征是血清中一种或几种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升高,主要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无论是否存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状态异常。很多研究证实CLT与女性生殖功能及不良妊娠结局显著相关。近年来,也有部分研究探索了CLT对子代发育的影响,但尚无统一结论。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建立实验性CLT雌性大鼠模型,探索孕前CLT对子代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以明确孕前筛查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必要性。研究对象与方法选用20只SD雌性大鼠进行七天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平均分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组(CLT组)和对照组(CON组)。CLT组SD雌性大鼠通过在尾根部皮下多点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构建CLT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测定2组雌鼠Tg Ab和TPOAb水平。各组雌雄大鼠随机按3:1的比例交配合笼,以观察到雌鼠阴道口形成阴栓确定妊娠。剔除实验过程中死亡、感染、未成功受孕以及未成功自然分娩的SD雌性大鼠,最后SD雌性大鼠计入统计结果及进行其子代大鼠相关实验的共16只,每组各8只。仔鼠出生后第30天,每组随机各选取8只仔鼠进行实验。仔鼠行为学测试通过Morris水迷宫进行。实验结束后采集仔鼠大脑组织,制备海马标本,并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 N)和突触相关蛋白(SYN)的表达情况。SPSS 23.0统计学分析数据,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各组孕鼠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CLT组的Tg Ab(113.40±43.72)U/ml、TPOAb(79.09±25.43)U/ml,较CON组的Tg Ab(15.59±1.66)U/ml、TPOAb(33.33±4.85)U/ml均显著升高(P<0.05)。(2)Morris水迷宫实验:为期5天的定位航行测试中,各组仔鼠到达平台的逃避潜伏期逐日减小,且在第1天时两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果显示,CLT组仔鼠第5天到达平台的潜伏期(42.94±11.40 s)与CON组(28.82±10.88 s)相比显著延迟(P<0.05)。空间探索测试中CLT组仔鼠在原平台象限的滞留时间(16.71±8.10 s)较CON组仔鼠(28.30±9.08 s)明显缩短(P<0.05);CLT组仔鼠穿越平台次数(1.00±0.76次)较CON组(2.50±1.41次)显著减少(P<0.05)。(3)海马苏木素伊红染色:各组均可观察到海马CA1区域神经元规则,排列有序,细胞膜完整,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细胞内结构分明,无明显水肿。(4)海马尼氏染色:各组均可观察到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细胞质中被Nissl染色剂染色的许多蓝色大颗粒,细胞核大而圆,细胞质内有丰富的尼氏小体,锥体层细胞排列较整齐,呈锥体或球形,胞浆呈深蓝色。(5)海马组织Neu N表达水平:与CON组(1.15±0.38)相比,CLT组仔鼠海马组织CA1区Neu N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0.84±0.24)显著降低(P<0.05)。(6)海马组织SYN表达水平:与CON组(0.49±0.03)相比,CLT组仔鼠海马组织CA1区SYN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0.34±0.05)显著降低(P<0.05)。结论孕前患CLT的母鼠其仔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且孕前CLT可能通过损伤仔鼠海马神经元发育影响仔鼠认知功能。因此,应重视育龄期妇女孕前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的筛查,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其他文献
空间粒子辐射环境主要来自于银河宇宙线、太阳高能粒子以及行星捕获的高能粒子等,是导致航天器在轨故障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因此预测空间高能粒子的通量对空间粒子辐射环境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宇宙线力场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宇宙线质子预报模式,可用于长期或者短期宇宙线质子通量预报。我们首先建立了一种改进力场模型来研究银河宇宙线质子的长期太阳调制。考虑到太阳调制势φ随能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依赖于
纳米碳材料作为一类新型材料,其出色的材料性能使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各个领域当中备受关注。然而,低维的材料结构明显地阻碍了其广泛的应用,迫切需要对三维碳纳米材料开展研究。目前,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三维纳米碳泡沫材料具备多样的结构形式与优异的材料性能,并且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气体存储、增强复合材料等领域。但是,当前针对拓扑结构与常见缺陷对于三维碳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不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对
相较于传统的纳米颗粒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原子利用率和均一的催化位点,这使得它们面对特定的催化反应时拥有极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单原子固定在载体表面可以有效地抑制分散的原子团聚成为团簇或者纳米颗粒。但是由于尺寸效应,不饱和配位以及单分散原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导致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与金属表面的传统催化剂大相径庭。因此,用于描述传统催化剂催化性能的d带中心理论以及原子价态理
背景: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在肝功能失代偿期最为常见的细菌性感染,发病机制复杂,细菌繁殖后可通过肠粘膜屏障进入腹腔,引起广泛的腹膜炎,可使原有肝脏疾病恶化,并加速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死亡进程,使得患者愈后变差、存活率降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SBP起病较为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且个体差异大,容易漏诊或误诊,而目前诊断SBP的各个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快速诊断并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肝硬化自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患者经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前后创面肉芽组织中过氧化物还原酶2(peroxiredoxin-2,PRDX2)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揭示NPWT在促进慢性下肢溃疡伤口愈合中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11月31日在医院健康管理
MP35N高温合金由于其优越的高温强度和承温能力被广泛用来制备航空航天领域核心部件(如紧固件)。在实际应用中,MP35N高温合金通常需要通过冷拔变形引入稳定的微纳米孪晶结构来实现强化。因此,深入理解合金内部的变形孪晶演化和作用机理,发展基于孪晶强化机制的本构模型,对于优化冷拔工艺和生产高性能的部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MP35N高温合金的孪晶变形和强化机制开展了实验表征以及力学本构建模方面的研究工作,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及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变化和发展一直是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城市扩张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显示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脉络,但随之而来的则是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能源被消耗、资源被浪费。为了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城市发展同生态环境相协调,本文对过去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估,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发展路线提供决策方面的辅助。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自2016年提出后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
空间天气变化主要由太阳爆发活动驱动,因此理解太阳爆发的能量来源和触发机制是实现空间天气预报的基本前提。目前,包括耀斑、日珥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爆发的触发机制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给出了较为清晰的物理图像与解释。现在普遍认为,由于光球层中的各种运动,包括剪切运动、汇聚运动、黑子旋转、磁流浮现、磁流对消等运动不断地向上层大气输入自由磁能和磁螺度,当能量或者磁螺度达到一定的极限后,或者是由于磁场结构
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是起源于太阳活动的一种空间天气现象,非常具有破坏性。对卫星来说,大量高能粒子的袭击可能就是一场灾难,高能量粒子可能造成卫星的元器件损坏,直接影响卫星的通讯;对于在空间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来说,若遭遇到高强度的高能粒子事件,他们的健康可能会受到威胁,导致任务执行失败。对载人航天、登月计划来说,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峰值信息预报能有效衡量1个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危害,给人们足够的预警时间。在研究中
目的1.初步探讨FGF15/FGFR4信号通路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所致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2.探讨细胞焦亡(Pyroptosis)在利福平所致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3.探讨FGF15及BLU9931对利福平所致小鼠肝损伤细胞焦亡和炎症因子IL-1β的影响。方法28只6-8周龄C57BL6小鼠(体质量在18-22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GF15组及FGFR4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