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盗窃罪在我国刑事犯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一个发案率极高且非常复杂的犯罪,盗窃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热点,《刑法修正案(八)》也对盗窃罪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盗窃罪公正合理的定罪量刑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盗窃罪定罪量刑标准的分析,引发对司法实践中盗窃罪的定罪问题以及量刑失衡问题的思考,并提出完善量刑标准的合理建议。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从古至今的刑事立法及现行司法解释中对盗窃罪定罪量刑标准的规定,展示了盗窃罪从数额作为唯一的定罪量刑标准到现行刑法中数额与非数额情节相结合的定罪量刑标准的发展脉络;其次,通过对国外刑事立法中关于盗窃罪定罪量刑标准特点的归类分析,指出我国的特色及不同之处。第二部分:对盗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从数额、定罪的非数额情节和其他量刑情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阐述“数额较大”在我国盗窃罪中的作用,并重点讨论了不同数额对盗窃未遂定罪量刑的影响及司法建议;其次,分析了盗窃罪定罪的非数额情节与数额的关系,对“多次盗窃”在《刑法修正案(八)》公布后进行重新解读,并对“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进行入罪合理性分析;最后,通过对盗窃罪其他量刑情节的分析,指出其在量刑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两个小案例对盗窃罪在实践中存在的量刑失衡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均衡量刑的重要性,进而分别从立法及司法两个层面提出完善盗窃罪量刑标准的建议。对盗窃罪正确的定罪量刑必须建立在对定罪量刑标准准确理解的基础上,量刑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法官也会有不同的判决结果,如何实现盗窃罪量刑的均衡与公正是一项深远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力求通过对盗窃罪定罪量刑标准的分析研究,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量刑规范化,建议对盗窃罪的量刑建立科学统一的标准,并提高法官素质,全面监督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使量刑规范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相结合,以求最大限度减少盗窃罪量刑失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