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生活水平改善牵动着代谢病威胁的逐年加剧,11.6%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发病率警示着形势的严峻。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虽未有全国规模的调查,而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调查均已超过了20%。在这类疾病的早期容易被患者忽视,后期多伴有心脑血管、肾脏等疾病的风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抵抗为这两种疾病共同发病的桥梁,并贯穿于发病的全过程。对此,西医学提出了健康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案。运动和饮食控制在整个疾病治疗中均不可或缺,但多数患者均不能坚持,特别是部分身体活动不利的患者,加大了运动治疗的难度。而西药方面虽然指南上有选用双胍或胰岛素增敏剂、护肝抗炎等建议,但治疗的效果欠缺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支持。减肥手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外科治疗手段,目前国内部分医院有开展,但其远期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更是需要循证医学验证及临床观察。本研究在T2DM并NAFLD患者进行运动、饮食干预和基础降糖的情况下,中医以治病求本为原则,针对该病脾虚夹湿的基本病机,以健脾祛湿为法,选用苍术、茯苓、荷叶、山楂、鸡内金、薏苡仁、甘草等健脾祛湿中药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中药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为中药治疗该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探索中医药的可能作用靶点。此外,还探讨ARFI值在脂肪肝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0例。两组均在糖尿病饮食、运动宣教及指导的基础上,首选双胍类药物控制血糖,治疗组联合健脾祛湿为基本方的中药汤剂,而对照组则联合吡格列酮口服治疗,并每周至少自行监测1次血糖。依据病情,每2周至1月复诊一次调整药物,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加用促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试验观察6个月。通过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情况,评估疗效。结果:1.结合体重、腰围、臀围、中医症候评分、糖化血红蛋白、肝脏彩超及安全性指标评分比较总体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53.3%,两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2.对照组治疗前后,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C肽、ALT、AS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A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TG、CHO、LDL-c、ALT水平的下降以及HDL-c水平的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数据经差值比较,治疗组在腰围、臀围、中医症候评分、TG、ARFI等方面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r、Urea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未有相对应的变化。3.本研究通过对部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C肽与BMI之间存在正相关,ARFI与腰围、臀围、C肽、TNF-α、TG、BMI存在正相关,脂联素与HbAlc、TNF-α、血脂、ARFI存在负相关,TNF-α与TG、CHO、LDL-c、腰围存在正相关,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健脾祛湿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整糖脂代谢,调节脂肪分布,减少内脏脂肪,降低腰臀比,减轻体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具有改善肝肾代谢的额外获益,效果优于对照组。中药复方可增加脂联素的水平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TNF-α的水平以减轻炎症反应,而更为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肝脏彩超ARFI测值能相对定量地评估NAFLD患者肝脏脂肪化病情程度,但该检测技术在NAFLD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及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