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番禺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规律、特点,以及中医的症候特点。 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消化内科2004年至2009年6年所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发病时间、季节、性别、年龄、病因、中医症候分型等各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番禺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规律及特点。 结果: (1)从2004年至2009年这6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的男女比例约为3:1,而发病较高的年龄段为30-60岁。在春、冬两季上消化道出血更多发生。在冬季,大于60岁的老年组的发病例数开始明显上升。 (2)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首发原因。不同的年龄段在不同的季节均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首发病因,胃溃疡其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较高,小于30岁的人群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在夏季与冬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占比例有明显的上升。 (3)在中医症候分布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实证均远多于虚证,以胃肠实热证型为主,其次为脾虚失摄型,肝胃阴虚及瘀阻胃络型所占比例较小。虚证主要出现在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当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出血中,证型分布以虚证为主。夏季与冬季的出血发生率较高。瘀阻胃络型多出现在行胃大部切除后吻合口溃疡糜烂出血患者中。 结论:在番禺地区,上消化道出血在发病时间、季节、性别、年龄、病因、中医症候分型分布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特点来安排重点人群的检查及治疗偏重,同时根据不同的中医症候来指导不同人群的中药治疗或食疗,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在番禺地区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