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尤其我国现阶段处于食品安全问题高发阶段,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敏感,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也高度重视,如何反映和改善食品安全状况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为切入点,研究安徽省近年来食品安全状况。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2015-2017年国家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安徽省近年来食品安全总体趋势和主要问题,寻找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优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提高全省食品安全质量。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法,比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存在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对样品不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数据整理采用Excel表格工具,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6.0。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探索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三年内安徽省食品安全总体不合格率没有发生变化,城市和农村区域亦是如此。三大抽样环节中生产和餐饮环节食品不合格率没有差异,2016年和2017年流通环节食品不合格率高于2015年。抽样场所方面,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已检区)和超市是主要的抽检场所,抽检批次之和超过总批次的八成,其食品不合格率没有发生变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食用农产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肉制品、糕点、饮料、酒类和调味品共9大类食品是监督抽检的主要对象,其中糕点、饮料和酒类这3大类食品不合格率较高。从不合格检验项目上发现,三年内检出的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集中在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品质指标不达标、微生物污染和非法添加中。从2015年到2017年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非法添加、重金属残留超标、生物毒素超标、兽药残留超标和其他污染物超标不合格占比程下降趋势,品质指标不达标不合格占比相对稳定,微生物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不合格占比逐年升高。访谈发现,监督抽检工作后勤保障工作需要加强,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资源不足,人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根据数据分析和访谈结果,研究从引进社会资源、加强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管、增加监督抽检基础性研究、建立生产经营企业数据库、加强后期处置工作等方面对监督抽检工作进行了优化。结论近年来安徽省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部分食品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非法添加、重金属残留超标、生物毒素超标、兽药残留超标和其他污染物超标等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明显下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批次明显增加,抽检工作更加规范和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