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厄特短篇小说集《雪行者》中的“生存”与“生态”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利·莫厄特(Farley Mowat,1921-2014)是加拿大著名生态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最具国际认可”的加拿大作家,他有超过40部作品被译为52种语言,并在60个国家销售了1800多万册。他的“生态文学”四部曲《被捕杀的困鲸》(A Whale for the Killing,1972)、《与狼共度》(Never Cry Wolf,1963)、《鹿之民》(People of the Deer,1952)、《屠海》(Sea of Slaughter,1984),早在1998年就由北岳文艺出版社以“人与自然丛书”的主题引入国内,在中国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都曾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有关动物生态文学的作品和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从那之后至今,虽然生态文学的创作和研究相当热烈,国内对于莫厄特的研究却一直停滞于他的“生态文学”四部曲。本文将重点推介莫厄特的另一部尚未有中译本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雪行者》。在为国内莫厄特研究填补空白的同时,本文将讨论在21世纪生态文学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莫厄特的《雪行者》如何赋予了加拿大国家特色文学主题“生存”以超越时代的生态美学丰富内涵。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作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代表,萨特的哲学是一种寻求存在主义的人的哲学,他主张人的问题才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必须把人作为哲学
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机遇期和社会转型期,发展始终是摆在当前最现实的问题,由于受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
苏东剧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然终结。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从驳斥“历史终结论”开始,通过解构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澄清当代对
墨家是先秦时期一个以为万民兴利天下为己任的学术团体,其思想中所具有的侠义精神使其傲然独立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 本文对墨家侠思想(侠义精神)的分析,主要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