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脲硫酸锌(ZTS)晶体,作为以硫脲为配位体的金属有机络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中的代表,由于其拥有有机物(非线性系数大,易于合成、透光波段宽)与无机物(机械强度好,化学性能稳定,硬度大,易于生长)相结合的优点,成为了人们探索新型非线性光学领域中的重要材料。对于其研究的热点在于:在保证晶体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ZTS晶体的生长速度、缩短其生长周期。 近些年来,各国学者对ZTS晶体的研究持续不断。不过对于其加入各种添加剂对晶体的影响等方面虽然前人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但是ZTS晶体微观和介观领域的实时及非实时实验开展较少。特别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晶体(100)面的台阶推移速率和表面微观形貌,研究晶面生长热、动力学和晶体位错方面,未见相关报道。鉴于以上原因,本课题对ZTS晶体的生长情况进行实验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用硫脲和七水硫酸锌反应合成生长原料,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XRD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在25℃到40℃范围内,利用称重法对ZTS溶液的溶解度进行了实验测定,给出了相应的溶解度曲线。 ②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了不同情况下ZTS晶体(100)晶面的台阶推移速率,讨论了生长时间、过饱和度、台阶高度,台阶边缘扭折密度等因素对台阶推移速率的影响。根据晶体生长的热、动力学理论,给出台阶推移速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净流量模型解释了台阶推移速率差值与过饱和度的关系,计算出了不同温度和不同过饱和度下的棱边能、临界成核半径、生长单元与台阶融合的活化能、单台阶动力学系数等参数,确定了ZTS晶体的微观生长机制。 ③根据观测ZTS晶体(100)面生长的实验结果总结出晶面生长的最初位置和台阶的推移方式,观察到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台阶融合、台阶覆盖、液相包裹物现象。用化学侵蚀法观测了303K、不同pH值和过饱和度下ZTS晶体(100)面的位错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