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基因型与应答反应关系及逆转录酶和全基因组变异位点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呈世界范围广泛流行,全球仅慢性HBV携带者就有近四亿人。如果不经过恰当治疗的话,至少有6千万人会过早地因肝病而死亡。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异质性≥8%的界线,可将HBV分为A~H八种不同的基因型。这些基因型反映了HBV自然感染时发生变异的特点,是病毒变异进化的结果。现有研究表明HBV基因型与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HBV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由于其复制需通过逆转录机制,且其逆转录酶缺乏3’→5’外切核酸酶活性,故HBV变异较为常见。并且,在内源性(宿主免疫清除)和外源性(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作用下,更容易选择出逃避突变株。核苷(酸)类似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HBV感染的重要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通过直接抑制HBV DNA复制,进而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延缓乙肝病情进展,减少合并症的发生。但长期治疗发生病毒耐药是此类药物面临的共同问题。对抗病毒药物耐药可导致病毒学反弹及病情恶化。因此,具有强效、低耐药及无交叉耐药的抗HBV药物对于预防肝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阿德福韦(ADV)是基本符合上述3个条件的药物。本项研究针对我院ADVⅢ期临床5个项目238例慢性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为HBeAg阳性,阿德福韦酯每天10mg,疗程48周(具体方案详见相关章节)。我们首先对所有HBV标本进行基因分型,了解本地区基因型的分布状况;然后分析ADV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基因型在治疗过程中病毒学、生化学指标等方面反应的差异;最后对临床耐药毒株进行HBV DNA逆转录酶(RT)区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筛选耐药毒株的变异位点,从分子层面解析HBV耐药的机制。在第一部份研究内容中我们首次通过对GenBank中所有S基因900余条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找出了各基因型的型特异核苷酸,并根据GenBank中HBV 12株G型、11株H型序列自行设计扩增G型、H型的型特异引物(国内目前没有HBV G型、H型的报道),采用A~H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分型法成功对218株HBV进行分型,结合S区测序,型特异核苷酸分析对余下20株也完成了分型。结果表明:B基因型159例、C型69例、B+C和B+D混合型分别有6例和4例。B型、C型、B+C和B+D混合型检出率分别为66.8%、28.9%、2.5%和1.6%。本地区基因型分布以B型和C型为主,少量D基因型以混合感染方式存在,未检出A、E、F、、G和H基因型。对其中3株HB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No.21和No.55 nt1838位均为a,按Ba与Bj定义划分No.21和No.55属于Ba亚型。进一步作序列比对分析显示No.21、No.55与Ba亚型差异最小(≤0.16%),属于Ba亚型,No.124与C基因型差异最小(≤2.0%),属于C基因型。这两种方法的划分结果与型特异引物PCR法相一致。对41株B基因型pol酶RT区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其中40株某些氨基酸位点与Bj(日本亚型rt153R、rt207V和rt272C)亚型高度一致,而与Ba(亚州亚型rt153W、rt207M、rt272W)亚型不相符。由于RT区负责HBV前基因组RNA逆转录为负链DNA并指导正链DNA的合成,在进化上相对保守,说明本地区HBV病毒株与Bj亚型具有遗传学同源性,同时又具有与该地区之外的其它Ba亚型不相同的遗传学特性,据此,我们认为可以从Ba亚型进一步细分出Bac亚亚型,c代表重庆地区首次分离到的该型病毒株。在第二部份研究内容中我们在基因分型基础上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研究了阿德福韦酯Ⅲ期临床4个项目177例(B基因型102例,C基因型65例,10例为B+C和B+D混合型)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基因型对抗病毒治疗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48周时基因型B组和基因型C组HBV DNA下降均值分别为3.6log10copies/ml和3.1log10copies/ml,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而第12周、24周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48周时基因型B组和基因型C组分别有43例(42.2%)和22例(33.8%)出现血清HBV DNA阴转,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两组HBeAg阴转率和抗HBe血清转换率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各时间段两组ALT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表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48周时,部份病毒学指标(如血清HBV DNA下降均值和HBV DNA阴转率)基因型B可能优于基因型C。但由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作用起效较缓慢,因此,需要更长的观察时间来证实这一现象。在第三部份研究内容中根据HBV DNA值筛选出原发性耐药毒株21株及继发性耐药毒株9株。对HBV pol酶RT区进行PCR扩增、测序、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我们首次发现多态性位点rtN118H、rtM271L和rtY141F,其发生率分别为:23.8%、14.3%和14.3%。未发现rtN236T和A181V/T突变。1例患者出现1个RT区C保守区氨基酸变异(rtM207V);6例患者出现9个HBV RT非保守区氨基酸变异。我们还成功构建了3条耐药毒株治疗前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X基因、Core/e基因及BCP区均有重要位点发生变异。上述研究提示阿德福韦酯耐药株的氨基酸变异不仅见于RT B区181和D区236位点, C区207位点、RT非保守区和调控区也可发生多个变异,从而对HBV的耐药性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扩散张量成像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无创检测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情况的医学成像技术。它能够提供人体的组织结构信息以
苹果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及风味持续变化。研究了辽西地区8种常见鲜食苹果品种的品质及风味的差异性,并进行了聚类分析;以‘金冠’和‘华富’这两种不同类别的苹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在不同温度条件(4℃和20℃)下品质及风味的变化规律,进而构建货架期预测模型。本研究揭示了苹果贮藏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苹果风味指标和品质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并基于电子鼻构建了苹果货架期预测模型,丰富了苹果保鲜机理,
岭南是稻作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特别是壮族的稻作文化,内涵丰富,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各种独特的节日和隆重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等都与之有关,"那文
要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要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提高防空袭斗争能力,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能使命。要转变人防建设发展方式,树立和落
探讨医药商业企业通过理念领导、压力管理的模式,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医药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简述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并着重阐述β-内酰胺酶抑制的特点及其常见的复合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以解决日趋严重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药物疗效.
通过分析中部五省物流需求和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归纳出中部物流发展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中部物流发展的战略构想,使物流业成为中部五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增长点,并带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
本文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市场风险溢价、下行风险和符号跳跃风险的新资产定价模型,并使用高频交易数据计算模型中各风险因子,研究当期和跨期的行业组
通过六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营养物质和前 体对东北红豆杉生产紫杉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2d加入1mmol&#183;L-1苯丙氨酸,2 mg&#183;L-1赤霉素,1mmol&#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