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研究中国水文化学的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造性为基础,着重阐述水文化内涵对现代治水行为模式的渗透和影响。以水文化中的管理文化为桥梁,以治水的行为文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文化理论、管理理论、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内容,在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和探索中国水文化学视角下的治水行为模式。
创新治水行为模式体系。是在水文化学的时代性、创造性视角下,针对当今治水的现状和问题,实行现代水利的全方位的观念转变和新观念的确立。阐述创新行为模式与工程水利的辩证关系;与资源水利的辩证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打造现代水利工程观念创新的文化品位,提升江河的生态文明、美学文明、水利文化产业、旅游文化。
生态治污行为模式。主要通过生态治污行为,摒弃那种落后的国民文明素质逆根性的顽劣,淡化对自然、对水的征服意识;而在经济杠杆的撬动中,在文化建设的技术思路中,在科学综合治理的模式中,建立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核。
双律节水行为模式。以科学敬畏观为双律节水的行为基础,在对立统一观、发展辩证观、市场调节观的等诸方面,把自律行为与他律行为相结合,逐步达到节水与用水相和谐;把节水与社会相结合,运用经济杠杆功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河流伦理行为模式。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科学的敬畏河流是生命和谐、相融的新境界;河流生命的复兴,是科学与文化的互动;伦理行为的建立,是修复河流健康生命的标志性革命。
知识管理行为模式。是开发、优化现代水利人才资源之本。主要通过知识结构再塑,开发其通达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智慧性能力,协调性能力,为适应治水与社会、与经济、与文化、与科学的相融相配,水利人才要复合知识结构,优化智力结构,取向未来新知识,达到新的目标。
最后,在前面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经验,对中国水文化的理念行为和治水实践行为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研究,并针对当今治水进程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观念困惑,在水文化学的视角提出当今治水行为的管理模式。研究中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有益的探讨和方法论证,文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亦同时从理论层面丰厚了中国水文化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