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关系是当今国内外现实与学术的热点问题之一,社会伙伴关系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成为用来定义21世纪新劳动关系的概念,伙伴关系强调资方与劳方之间合作共赢,通过发展一种新的工作场所管理方式,从而建立一个高绩效工作体系。而如何有效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的社会伙伴关系,形成共存共荣的劳资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劳动关系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实践问题。在已有文献中,有关社会伙伴关系影响企业绩效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并且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社会伙伴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种则认为社会伙伴关系对企业起到阻碍作用。本文就是以社会伙伴关系状况和企业绩效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社会伙伴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对已有研究中涉及社会伙伴关系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其次,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份包括社会伙伴关系和企业绩效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数据;再次,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社会伙伴关系现状及其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设计的社会伙伴关系量表适用于我国企业,且社会伙伴关系可划分为两个维度:社会伙伴关系原则和社会伙伴关系实践,一级维度可以分为二级维度:信息共享、工作发展、员工参与、薪酬公平、伙伴关系原则;(2)目前社会伙伴关系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且社会伙伴关系原则略高于社会伙伴关系实践。(3)信息共享、工作发展两个因子与企业绩效之间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员工参与与企业绩效中的财务绩效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创新绩效不显著,薪酬公平和社会伙伴关系原则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