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据欧洲心脏病学会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多因冠状动脉缺血及心肌炎所致,两者累积高达2600万,每年新发入院确诊并且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约260万,一年内死亡率高达17%-45%。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多因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急性发作需要反复住院,给社会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其治疗费用约占所有医疗支出的1%-2%。然而,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难题,许多心衰患者虽然用了多种手段进行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连续性血液滤过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原因所致的低心排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这项治疗技术对水肿严重的患者进行持续稳定的脱水排炎症因子治疗,可明显减轻体内液体容量超负荷,从而改善利尿剂抵抗。可是,部分患者在经过超滤治疗后会出现乏力、畏寒、肺水肿及胸腔积液引起呼吸用难、小便次数多及肢体无力等症状,这些属于中医气阳两虚的表现,倘若能够给予适当的回阳救逆、益气摄血治疗,就能够促进血液滤过后心衰患者身体状况快速恢复,症状得到改善与缓解。来源于《重订严氏济生方》收录的参附汤的参附注射液就因具有此特殊功效被常用于临床治疗,它能够增强心脏收缩能力和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血液输出量,改善患者血压,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而且能够通过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调节血压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许多研究证实明显优于西医单纯治疗。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基础治疗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病人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即每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指南基础药物治疗(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及在此基础上的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试验组另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则给予相同剂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安慰剂。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2.监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体重、收缩压、心率、24小时尿量;抽血监测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彩超观察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中医证候积分评估症状、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后晨起测血压、心率、体重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24小时尿量较前增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试验组血压、心率下降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体重及24小时尿量变化不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在LVEF方面,两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有升高,而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3.各组治疗后患者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基础药物治疗上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血液滤过能够使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持续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更好,获得更大收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