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加朮汤合三藤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越婢加朮汤加味三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  2.观察越婢加朮汤加味三藤对湿热痹阻型RA活动期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湿热痹阻型 RA的治则治法,为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选择在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入选的70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越婢加朮汤加味三藤联合来氟米特、塞来昔布治疗,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塞来昔布治疗,两组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观察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并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ACR标准做为疾病疗效的观察标准,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的变化,以了解其安全性。  结果:疗程结束时,由临床观察显示,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VAS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ESR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等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组在安全性方面相当。  结论:越婢加朮汤加味三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缓解病情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巨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索针刺治疗中风的新思路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方法:经临床确诊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