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lin、Ang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ion_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下血管舒张因子apelin及血管收缩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血管舒张因子及血管收缩因子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COPD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择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A组);选择22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COPD稳定期组(B组);选择5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此52例患者经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其中27例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AECOPD组(C组),25例合并呼吸衰竭者为呼吸衰竭组(D组)。健康对照组为我院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及家属;COPD稳定期患者来自在我科登记在册、定期随访的患者。AECOPD患者为2009.1-2009.10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健康对照组及COPD稳定期患者均于晨7:00左右空腹抽取肘静脉血6ML于抗凝试管中。AECOPD患者住院1-3天内确诊后于晨7:00左右空腹抽取肘静脉血6ML于常规抗凝试管。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标本其中2ML用于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其余所有血标本经抗凝离心后取血浆,-80℃冷冻保存备用。标本数量满足后应用双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pelin及AngⅡ值。COPD稳定期患者均检查肺功能,测定FEV1%预计值(FEV1%pre)比值。分析各组apelin、AngⅡ的差异,各组内部两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所有AECOPD患者apelin、AngⅡ因子与N%、CRP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COPD稳定期患者血浆apelin、AngⅡ与FEV1%pre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COPD患者外周血中apelin及AngⅡ表达异常,出现血管舒缩因子之间平衡的失调,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apelin的表达下降,AECOPD组患者外周血中apelin的表达上升,呼吸衰竭组apelin的表达进一步上升,AngⅡ随着COPD的产生及病情发展其在外周血中的浓度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在各组内部apelin与AngⅡ存在相关性。   1.1 apelin在外周血中的表达:A、B、C、D四组外周血中apelin(ng/L)的表达值分别是(127.32±27.8)、(118.00±26.59)、(143.50±21.97)、(149.19±23.10)。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组与A组、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D组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C组、B组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AngⅡ在外周血中的表达:A、B、C、D四组外周血中AngⅡ(ng/L)的表达值分别是(23.90±4.35)、(27.15±3.54)、(30.41±4.79)、(33.05±5.05)。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与A组、C组与B组、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D组与A组、D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1.3 在各组内部apelin及AngⅡ之间存在相关性:利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在健康对照组及COPD稳定期组apelin与AngⅡ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96及-0.7151。在AECOPD组及呼吸衰竭组apelin与AngⅡ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34及0.7892。   2.COPD稳定期患者FEV1%pre(%)为(49.61±15.83)。利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apelin与FEV1%pre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72;AngⅡ与FEV1%pre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8812。   3.AECOPD组中性粒细胞比例(N%)测定值为(71.10±13.51),C-反应蛋白(CRP)测定值(mg/L)为(51.40±12.49)。呼吸衰竭组中性粒细胞比例(N%)测定值为(75.77±10.00),C-反应蛋白(CRP)测定值(mg/L)为(54.21±8.74)。利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两组中apelin及AngⅡ与N%及CRP均呈正相关。其中AECOPD组apelin与N%目关系数r=0.7915,apelin与CRP相关系数r=0.9195,AngⅡ与N%相关系数r=0.8599,AngⅡ与CRP相关系数r=0.8008。呼吸衰竭组apelin与N%相关系数r=0.6803,apelin与CRP相关系数r=0.8373,AngⅡ与N%相关系数r=0.7771,AngⅡ与CRP相关系数r=0.7619。   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apelin及AngⅡ表达水平均异常,两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它们与感染、肺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提示它们在COPD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apelin在COPD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下降,和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COPD急性加重期无呼衰组apelin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明显上升,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稳定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呼吸衰竭组apelin的表达进一步上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稳定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和COPD急性加重期无呼衰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pelin与COP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对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意义不大。   2.AngⅡ在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升,与健康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COPD急性加重期其表达进一步上升,且随着病情加重,其上升趋势更加明显。与稳定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衰竭组与无呼吸衰竭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ngⅡ与COPD发生发展相关,并可反应COPD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   3.apelin与AngⅡ存在相关性:在健康对照组及COPD稳定期组apelin和AngⅡ均呈负相关。提示两者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持肺循环稳态有重要意义。   4.在COPD稳定期内apelin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AngⅡ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提示apelin及AngⅡ与COPD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故通过apelin及AngⅡ的表达值可间接推断患者的肺功能状态,而肺功能状态可直接反应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这可能为临床判断COPD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提供又一新的依据。   5.AECOPD患者外周血apelin及AngⅡ表达均上升,与健康对照组及稳定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因子与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呈正相关。提示apelin及AngⅡ与感染密切相关。而呼吸衰竭组apelin表达较COPD急性加重期无呼吸衰竭组仅轻度升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炎症因子的测定,可间接推测apelin及AngⅡ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从而判断COPD患者的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学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病率高达70%,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眼病。我国偏远农村地区学龄期儿童学习生活方式和城市学生存有较大的差异,城市地区的数据并不一定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