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结构流致振动响应及其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与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om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燃料组件是核电站反应堆的核心和关键部件,随着我国核电机组的不断增加,核电在我国能源比重中不断增大,自主核燃料研发对保障我国核燃料供应安全和“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流致振动引起的格架与燃料棒磨蚀是近几十年来压水堆燃料棒破损的最主要原因,流致振动问题是自主核燃料研发中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必须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在许多工程领域中也存在流致振动问题,从学科角度考虑,对核燃料结构流致振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将围绕核燃料结构流致振动响应和流致振动响应不确定性开展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以指导自主核燃料研发设计,并为后续工程应用和自主知识产权计算软件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基于连续梁方法和势流理论建立了多约束燃料棒结构自由振动特性和附加质量的计算模型。为实现燃料棒结构中多跨间相互作用模拟,采用多跨连续梁模拟多约束燃料棒,建立了多约束燃料棒在空气中振动控制方程,给出了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进而通过势流理论,考虑了流体轴流和边界条件的影响,得到了轴向流作用的附加质量矩阵,建立了多约束燃料棒结构自由振动特性和附加质量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压水堆燃料棒在空气和轴向流中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研究了流体附加质量、格架弹簧刚度和格架跨距对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2)基于响应功率谱密度方法建立了多约束燃料棒结构流致振动响应计算模型,对压水堆燃料棒流致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将轴向流对燃料棒作用力作为沿燃料棒轴向分布的随机脉冲载荷,给出了轴向流的载荷功率谱,并基于燃料棒结构在轴向流中自由振动的振型,分别使用功率谱分析法和耦合积分法建立燃料棒流致振动响应计算模型,对压水堆燃料棒流致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格架跨距和轴向流流速对流致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3)对燃料相关组件棒在轴向流中流致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试验验证流致振动响应的分析方法。采用燃料棒流致振动响应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燃料相关组件棒在空气中振动控制方程,考虑了轴向流附加质量,得到了燃料相关组件棒在轴向流中流致振动响应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轴向流流速对燃料相关组件棒振动频率、振型和流致振动响应的影响。通过圆柱体结构流致振动响应的试验工作,验证流致振动响应分析方法的正确性。(4)设计了核燃料结构流致振动响应的非接触可视化试验方案,通过试验获取燃料相关组件棒的流致振动响应。提出了可视化试验方案测量核燃料结构的流致振动响应,使用高清相机记录流致振动响应,确定了流致振动响应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通过可视化试验得到了燃料相关组件棒在导向管中的一维和二维流致振动位移响应及其变化规律,实现了导向管内燃料相关组件棒流致振动的无干扰实时测量,并通过功率谱密度研究分析了燃料相关组件棒流致振动稳定性。(5)基于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燃料结构流致振动响应不确定性的计算实施方案。在流致振动响应问题中存在多种因素不确定性,为考虑不确定性影响,采用Chebyshev多项式代理模型构造区间扩张函数的方法,提出了关于核燃料结构流致振动响应不确定性的正分析及逆分析计算策略。通过区间正分析识别了对流致振动响应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及输入参数区间,确定输入参数区间对响应不确定性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将逆问题区间分析转化为两类确定性逆问题进行求解,通过比较测量得到的流致振动响应和正分析模型预测的流致振动响应,构造了与输入参数相关的目标函数,使用L-M算法对目标函数求极值方法得到输入参数区间。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并给出了后续工作的研究重点。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地形复杂、地理位置独特,受西风带气候、东亚和南亚季风共同影响,气候背景复杂。高原冬季气候严寒,主要以固态降水为主,近年来雪灾事件频繁发生,给高原牧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体健康等方面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高原冬季降水(雪)变化对当地及下游地区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高原冬季降水年际异常成因这一主题,首先采用统计学分析、气候动力学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属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中国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茄子属无限生长型,株高作为茄子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与植株抗倒伏、产量、轻简化栽培管理等有密切关系,创制矮化资源是实现上述目标品种改良和开展矮化机制研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圆茄自交系‘14-345’(WT,wildtype)EMS突变体库M2代筛选出明显矮化的
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临床上常见的脊髓病变,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其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发生严重损伤包括神经元凋亡和焦亡等。但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焦亡与凋亡的时空分布模式及神经元焦亡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电压门控质子通道(Voltage gated proton channel,Hv1)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上。在缺血性脑
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与通信网络相互依赖的复杂异构系统。由于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决策、应急响应分析和动作保护恢复机制等模块对通信网络的传输可靠性、数据有效性和网络安全性的高度依赖,导致智能电网面临着网络攻击的威胁。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是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的网络攻击,通过攻击通信网络,引发电力系统负荷重分配,致使电力系统设备故障,进而引发大规模级联故障,甚至造成大停电事故,严重威胁智能电网的安全。依据复杂网络理
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双转子系统(即低压-高压转子系统或内、外双转子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具有复杂的结构形式,在高速、高压、高载和高温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容易出现多种形式的故障,特别是振动故障问题尤为突出。转子系统的振动故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服役性能和结构安全性,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研究,特别是振动故障的深入研究是目前工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迫切需求。由于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发展,在船舶设计领域提出了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的设计(SBD)。SBD技术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船舶各项性能进行评估,同时利用最优化技术和重构技术探索设计空间,最终获得给定约束条件下性能最优的设计方案。该技术有效地集成CAD、CFD和最优化理论等多个学科,将其直接应用于船舶设计,有效驱动船舶设计过程,创新发展了传统优化设计思维模式,是当前国际船舶设计领域研究的热
目前,恶性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以及针对性地开发出高效便捷的检测手段已成为癌症早期诊断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内的非编码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通常在患病早期的细胞或组织中即会产生明显的表达含量异常,能够作为重要的恶性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本论文将荧光检测方法与特定设计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序列相结合,构建对癌细胞中mi
减振降噪是提高乘坐舒适性和结构性能的关键,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环节。除利用减振器耗散振动能量外,振动能量俘获是实现车辆减振降噪的另一可行方法,是绿色能源的发展方向。俘获的能量可为车载无线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为满足越来越多的自供电需求,需要研发高性能俘能器。车辆振动通常由300Hz以下的多频振动混合而成,具有低频宽带特点。常用压电俘能器具有较窄的响应频段和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严重制约了压电
不确定性现象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中,其常见的表现为结构尺寸、材料属性、外部载荷等因素的随机性。这些不确定性会通过结构传播到响应上,导致结构的响应并非一个固定的值,而是表现为某种统计或概率特征。所以,准确分析结构响应的不确定性对评估结构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展而来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如:可靠性分析方法,灵敏度分析方法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际工程。这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中
分布式麦克风阵列是由多个麦克风节点构成,用于对空间中的声音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一种无线声传感器网络。随着声学传感器、无线通信和分布式信号处理的快速发展,基于分布式麦克风阵列的音频处理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并在语音交互、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安全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麦克风阵列的应用中,通常需要估计声源的位置信息,以便完成后续的音频处理任务,但受到环境噪声和房间混响的影响,声源定位至今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