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企业是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这导致了市场失灵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对其提供支持与激励。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我国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激励效果,对于优化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本文基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探究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首先阐述了选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从四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存在的创新和不足。然后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理论基础,从企业研发活动的正外部性、企业研发活动自身的缺陷这两个方面,阐述了政府激励企业研发活动的逻辑起点;从税收优惠政策能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收益预期和减轻企业研发活动风险两个角度,阐述了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研发活动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研发活动、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以及根据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总结出来的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研发活动的资金、人力、产出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总结了我国现行的主要R&D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不足。随后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为两部分进行。首先根据梳理的文献提出了三个假设,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验证假设,接着采用参数处理效应模型进行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本文的分析结论如下:税收优惠政策对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正向效应,但对企业的R&D投入的激励效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行业方面看,税收优惠政策对资本密集型行业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则不显著;从产权性质方面看,税收优惠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R&D支出发挥了激励作用,刺激了非国有企业显著增加R&D支出,对国有企业则没有起到激励作用。最后,根据前面总结的我国R&D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四个不足和实证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首先是促进我国税收激励方式多元化;其次是设置差别化的税收激励标准,调动各企业参与研发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提高我国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布局的合理性来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税收体系;最后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等举措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这些建议为优化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部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