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课程具有明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它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基础学校的学科课程设计需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然而,课程设计是实践的,只能在历史中发展、延伸,而不可能仅通过一些在思辨的领域中无矛盾的“原理”推导出来。因此,关于学科课程设计的历史研究非常重要,但是已有研究对其关注不够,开展对美国基础学校学科课程设计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是要在对“历史事件”的呈现中,解构、反思对现代学科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有所启迪的历史。本研究以美国20世纪中期的学科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探析其大规模改革过程中学科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模式对当前我国学科课程设计改革的可借鉴之处。所以,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在于倡导课程设计应该怎样,而是主要解决20世纪中期美国基础学校学科课程设计是怎样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来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设计提供一些思考。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研究问题的缘起,以及开展本研究的可行性,并在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发展概况的介绍,重点阐述了20世纪中期美国学科课程的发展背景、过程与结果。第三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20世纪中期美国基础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课程设计分析,主要对20世纪中期美国基础学校课程设计的理念、主体、模式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课程设计从理念到实践基本过程。第五部分为成效分析,以由施瓦布和布鲁纳各自领导的较成功的BSCS生物课程和MACOS社会科课程为例,分析了其课程组织特点、课程实施过程和实际成效。第六部分是可借鉴性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美国的课程设计理念与实践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第七部分是启示部分,通过理性的比较,结合我国的实际问题,提出有益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