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中外学者产业内垂直分工的研究成果,对国际分工方式的演变过程、产业内垂直分工的概念、特点和存在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基于产业组织的视角,构建了完全竞争市场下同质性产品产业内垂直分工模型,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差异化产品产业内垂直分工模型。结合模型分析的结论,本文对产业内垂直分工下的全球产业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产业内垂直分工下,如果技术密集型工序的技术是可替代技术,产业内垂直分工能够实现产品和要素市场出清的均衡水平;如果技术密集型工序的技术是不可替代技术,从事劳动密集型工序国家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难以实现出清,产业内垂直分工难以实现均衡。如果技术密集型工序的技术是不可替代技术,劳动密集型工序国家依靠对外技术引进,并不能提高本国的不可替代技术存量,难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工序向技术密集型工序转换和延伸,长期内,产业发展必然受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陷入困境。而只有技术研发,才是摆脱这种困境的主要途径。所以,一国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须以技术研发为中心对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只有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工序向技术密集型工序延伸或转换,经济才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中国出现了劳动密集型工序过度发展,技术密集型工序不足,产业内垂直分工比重大幅度上升,产业技术结构失衡的现象。要解决中国的结构失衡,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对产业进行技术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工序向技术密集型工序延伸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