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上分析了中医理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在客观研究领域的开拓。认为演化观念应当成为诠释和发展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准确把握阴阳理论、五藏理论特别是肝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运用这些理论研究细胞现象,研究人的解剖现象、组织现象等等。 本文分析了细胞在基本结构、功能关系及重大生物进化历史事件中的阴阳运动规律。发现了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太极现象,绘制了第一张人体解剖阴阳图,在现代意义上诠释了“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肝升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命题。运用“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中医理论,解释了从细胞阴阳到人体内脏阴阳的演化规律。从而明确了阴阳理论可以对现代生命形态方面的观察内容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科学传统中的本体论预设和方法论逻辑规则。同时对阴阳理论中的交感、合和、离合、离决等内容做出了新的诠释,指出了这些运动方式在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论证了“五藏在细胞为何?”是中医学的科学问题。提出了“五藏元”概念,指出从五藏元到五藏有着演化上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并以肝藏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了论证。较全面地论证了肝藏的生理解剖基础是人体平滑肌系统,肝元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微丝运动体系。为肝元到肝藏的演化找到了客观的、统一的物质基础,即肌动蛋白微丝运动体系。 本研究为中医理论能够建立在功能与形态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做出了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