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一种绿色新兴产业,具有资源损耗量少、产业驱动系数大、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在我国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在此期间,我国的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网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快速铺展,计划于2020年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四纵四横”高铁线路网的建设。研究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换句话说如何利用不断延伸、扩张、完善的高铁网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是基于陆大道学者的“点-轴”系统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采用数理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缓冲区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交通对旅游地域结构变化的影响为切入点,以郑西高铁沿为研究对象,研究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前后沿线区域旅游地域结构变化态势,文章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1)初步分析郑西高铁对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否产生影响;(2)研究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前后沿线地区旅游地域结构的发展模式是否产生变化;(3)探索郑西高铁沿线地区旅游地域结构如何变化及模式。综上所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步分析郑西高铁的开通运营对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变量众多,交通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变量,故采用时间对比法,对比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前和开通运营后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笔者通过郑西高铁沿线各市旅游政务网、2006-2016年郑西高铁沿线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2306网站等搜集了大量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基于所选的评价指标,搜集郑西高铁沿线城市相关旅游统计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证实郑西高铁的开通运营对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第二,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分析维度,分析郑西高铁运营前后对沿线地区旅游地域结构的作用机制。首先,郑西高铁的开通运营改变了高铁沿线游客旅游活动的交通成本,影响游客选择旅游出行交通工具的决策行为。其次,随着郑西高铁的运营,沿线地区的客源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的增多,客源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客源市场总体结构得到优化三个方面。再次,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带来显著的同城效应,增加了沿线短途旅游和周末旅游的需求量。最后,郑西高铁对沿线地区旅游地域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提升了高铁沿线交通可达性,二增强了高铁沿线旅游地的吸引力。第三,郑西高铁推动了沿线地区旅游地域结构的演化。基于陆大道学者的“点-轴”系统学说,笔者选取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前4年(2006-2009年),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后6年(2010-2016年)和郑西高铁开通运营10年后的2020年,即全国范围内完善的高铁网络计划建成之时这三个时间点,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郑西高铁的开通运营,沿线地区旅游地域结构逐渐从最初的点状地域模式发展为网络状地域模式,预计未来高铁沿线地区将逐步发展成面状地域结构。郑西高铁开通运营之前,高铁沿线地区的各类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旅游资源条件好的旅游节点率先形成旅游产业经济支柱,成为地区旅游增长极,形成点状旅游地域结构。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后,一级旅游发展交通轴线形成,带动沿线旅游节点快速发展,次级旅游节点区位优势逐渐突显,优势开始转化为发展动力,逐渐形成网络状模式的旅游地域结构。未来完善的高铁网络建成后,将带来面状的旅游地域结构。在我国高铁网蓬勃发展的有利条件下,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研究高铁对沿线地区旅游地域结构的影响,对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优化地区旅游地域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