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的中学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的设计研究——以郑州市R中学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uohui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而加强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绩效管理作为提高组织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和促进员工能力开发的重要手段,为基础教育领域学校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将绩效管理体系引入到中学教育领域,尝试着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学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绩效管理的系统构架及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360度反馈评价等绩效管理的不同模式。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绩效管理应用于企业和教育领域的异同,并针对R中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R中学实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并总结出R中学实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机遇及应该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R中学的实际情况调整了企业平衡计分卡模型的框架结构,设计了针对学校的平衡计分卡模型的框架结构。虽然依然是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层面,但是在具体设置指标内容时,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独特之处,并以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为导向,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学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   第四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其他文献
建筑施工企业重视造价超预算控制工作,控制成效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资金利用率,关系到是否可以有效进行资本控制,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学教师科研日益受到重视。良好的科研素养是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适应新课改和促
学习者个体的先天素质和个性特点决定了所有的学习者不可能都处于同一水平,学习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给学习者创造一个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使学习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