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较为火热的话题,指明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要具备的品质与能力。核心素养对“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做出界定,是伴随终身发展的持续、动态过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各个学科根据自身特征与功能,再结合核心素养要求,拟定出适合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美术学科根据自身的特点,联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培养目标,提出了“美术核心素养”这个新概念,它的提出指明了美育的培养重点,同时为培养学生艺术情怀与艺术素养引领方向。美术核心素养概括出了:图像识读、审美态度、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美术表现五大素养,成为了对培养学生美术意识与涵养的核心概念,为美育带来了发展性的变革。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身体成长,还是心理活动都处于悄然变化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成为这段时期的重点关注问题,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尤为要重视对其综合素养的培育。我国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落实仍然存在不足,体现在学生人文知识淡薄,缺乏道德修养培养、精神信仰匮乏等现象。学校根据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试图多开展内容新颖,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这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学校要不断挖掘寻找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不可一味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递,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平衡。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已经不容忽视,社会更需要创新性的人才,学校要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做准备。美术教育要求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美术核心素养中又提出了学生需具备“创想能力”素养,这正与当下所需人才的培养方向一致,所以学校应致力于探究各种方法来提升中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社会所需人才提供培养条件。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校营造了人文气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学生课余生活增添了色彩,同时又为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供途径。学生能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欣赏、创作美术作品,从不同的作品中体会到不同的文化精神,领略不同的文化内涵,并发挥自主创想能力来探究完成作品,增加团结与协作精神,使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态度、创意实践和美术表现素养相互促进,得到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其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创想的平台,培养他们创新思维。校园文化艺术节对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对培养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探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