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城市中,老龄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已多方显现。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高峰期长等特点尤为明显。目前许多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由于忽略了人口结构的变化,缺乏对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考虑和对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深入研究,在城市街头巷尾出现了许多老人似乎被社会淡忘的尴尬局面,引起了城市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上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为老年人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在生理及心理各个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已成为规划设计人员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从社会调查入手,参考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以认识老年人基本特点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老年建筑设计、老年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交往空间的组织、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满足老年人要求的居住区外环境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若干具体解决方法。
文章的结构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城市老年人居环境亟待发展的大背景,分析了中外养老模式的区别,以及我国目前状况下养老模式的选择--以居家养老为主,政府、社区、子女共同努力的模式。分析了居住区外环境构成和相关的设计理论,指出了“本文研究的是城市居民的住区环境、居住区环境”。
第二章:分析了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指出“老年人需要社会关心,更需要与社会交往,他们对居住环境有着特殊的需求”。分析了老年人群的人体工学,渴望获得尊重、自我实现、交往、家庭团聚等情感需要,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聚会形式和老年人群的活动行为,为下文分析居住区的环境提供基本的依据。
第三章:结合前两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居住区外环境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树立体验性的设计观念、无障碍设计原则、自然环境适宜原则和有利于老年人交往的原则,并为下文的实例分析提供原则上的指导。
第四章:根据上文提出的居住区内的外环境构成,老年人生理心理的需求,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住区现状调查。对住区老年人进行访谈,得出了环境设计对老年人群的影响,以及老年人群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
第五章:试图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老年人住区环境的优化设计进行思考,对居住区道路、绿地、亲水空间、文化休闲广场、健身环境、屋顶空间以及服务设施进行了设计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很多,本文试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新的探索:第一,本文选取了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作为研究的对象,选题和分析角度有一定新意。第二,在我国城市老年住宅开发刚刚起步的时候,提出在住宅设计的最开始就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因为真正方便老年人的设计,应是在建造普通住宅时充分考虑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各种需要,以便多数人能够在家中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