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PET的醇解及基于醇解产物的磷系阻燃共聚酯的制备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因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纤维、塑料、薄膜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PET由于极强的化学惰性很难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降解,大量的废弃物不仅占据地球巨大的空间,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PET的回收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PET的极限氧指数约为21%,属于可燃材料,使其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阻燃聚酯的研究亦引起极大关注。目前阻燃PET相关研究报道很多,但基于废弃PET醇解产物的阻燃共聚酯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鲜有报道。  本文采用乙二醇醇解法对废弃PET瓶片进行降解,优化了醇解工艺条件,并利用FT-IR、DSC、MS、NMR等表征了醇解产物。将该醇解产物及反应性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酯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分子内阻燃共聚酯。为了对比,采用PTA路线以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为第三单体制备了阻燃共聚酯,分别研究了阻燃剂的加入对两种聚合工艺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研究了阻燃剂单元在阻燃共聚酯分子链中的序列结构,并探讨了阻燃剂加入对共聚酯热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同时,将基于醇解产物制备的阻燃共聚酯进行熔融纺丝,探究其可纺性。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采用乙二醇对废弃PET瓶片进行降解,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物料配比对废弃PET醇解程度和醇解产物  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则当反应时间为2.5h、催化剂醋酸锌用量为0.5%、反应温度在190℃、m(EG):m(PET)=4的条件下,醇解反应进行较完全,醇解率达90%以上。采用FT-IR、DSC、MS及NMR对重结晶后的醇解产物进行表征,分析表明醇解产物主要是BHET。  (2)研究了阻燃剂的加入对两种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加入均使聚合反应时间延长,缩聚温度降低,而对聚合产物分子量影响不大。相对于 PTA法,BHET法因不经过酯化阶段,聚合反应时间缩短。两种工艺制得的阻燃共聚酯特性黏度比较接近,说明利用废弃PET醇解产物合成功能性阻燃共聚酯是可行的。  (3)采用 NMR、DSC、TGA、元素分析和极限氧指数法分别表征了两种方法制备的阻燃共聚酯的化学组成及序列分布、热性能、热稳定性、磷含量和极限氧指数。结果表明,阻燃剂单元均通过共聚引入聚酯大分子链中,无规系数均小于1,说明部分阻燃剂单元以短嵌段的形式存在于大分子链中。与 PTA法相比,BHET法制得的阻燃共聚酯中阻燃剂单元的无规系数更小。  与 PET相比,阻燃剂单元的引入破坏了分子链的规整性,使阻燃共聚酯的 Tg和 Tm下降,结晶度减小。相同磷含量的情况下(10 mg/g),BHET和PTA法制备的阻燃共聚酯显示出相近的热性能参数,说明两种聚合工艺得到的阻燃共聚酯结构类似。阻燃剂单元的加入均使阻燃共聚酯的起始分解温度降低,最大热分解温度升高,样品热分解残余质量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磷含量的情况下(10 mg/g),通过 BHET法和 PTA法制备的阻燃共聚酯,其分解温度和残炭量都比较接近。元素分析和NMR测定的阻燃共聚酯中磷含量与理论值较接近,阻燃剂的引入使阻燃共聚酯的极限氧指数显著提高;当阻燃共聚酯理论磷含量为10 mg/g时,两种方法制得的阻燃共聚酯极限氧指数值均达33%以上,使材料达到难燃的水平。  (4)对BHET法制得的磷含量为10 mg/g的分子内阻燃共聚酯进行可纺性研究。结果表明,磷系阻燃共聚酯具有优良的可纺性,纺丝速度为600m/min时基本无毛丝出现。探讨了阻燃共聚酯纤维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拉伸倍数的提高,其结晶度、取向度和断裂强度提高,但纤维的上染率下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Cholecystitis includes acute cholecystitis ( calculous and acalculous ) and chronic cholecystitis, in which the former is defined as inflammation of the gallbla
该文在全面综述了固体废物综合规划与管理方法以及分析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现状的基础上,贯彻源头减量比、过程资源化以及处理无害化的"三化"思想,对固体废物流进
该文从污泥脱水处理问题出发,对污泥进行了滚压式脱水机生产性污泥脱水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污泥脱水性能指标的研究.滚压式脱水机是一种新型污泥脱水机,其脱水原理与传统污泥脱
焦化废水是一种以含酚为主的有毒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污染物组分繁多复杂.处理焦化废水,一直是国内外废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该文以技术成熟有效的活性炭来吸附处理焦化废水
该课题是某钢铁集团焦化废水回用技术研究项目的第一阶段工作.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集、分离、筛选高效降解菌,进行一些有效的组合并对其应用进行探索,实现高效菌对焦化废水
夏日的一天下午,刚做完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我准备去外面透透气,溜达溜达。当我拿起跳绳迈步到院子里玩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群小蚂蚁,一个接着一个组成一条长长的黑线,十分有秩序。我琢磨着它们是不是预料到近几天会有大风暴雨,于是赶紧组织搬家。为了一探究竟,我便蹲下来仔细观察它们的行动。我發现小蚂蚁全身是黑色或棕色的,身子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和一对触角。这就是小蚂蚁的身体特征。  我仔细观察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