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震过后,主震损伤结构尚未得到修缮,此时余震往往会对房屋建筑以及人员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本文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云图法、分步条带法进行了主余震作用下的多元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与易损性分析;通过条带-截断IDA方法进行了主余震作用下的倒塌易损性分析,定量的评价了主余震作用下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变形形式不同的框架与剪力墙组合而成,受力和变形曲线一般为“弯剪型”,选取层间位移角作为工程需求参数不能很好的反应结构的损伤状态,本文研究了不同地震需求参数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性,通过云图法对比了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地震强度参数与地震需求参数的相关性。(2)通过分步条带法研究了结构在不同水平的主震作用下结构抗余震能力的变化,不同水平主震作用下地震需求参数与余震强度参数仍然近似满足对数线性关系,以剪力墙层相对转角作为地震需求参数时条件余震概率需求模型与主震强度表现出了较好的规律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结构的条件多元余震概率需求模型。(3)通过二元二次多项式建立了同时考虑主余震作用时结构的多元概率地震需求模型,通过主余震影响系数量化了主余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放大现象。(4)对结构在不同水平主震作用下进行条件余震易损性分析,定量的评价了结构在主震作用下结构的抗余震能力,利用全概率定理推导了同时考虑主余震作用时的易损性函数,并通过条带-截断IDA方法进行了主余震作用下的倒塌易损性分析,定量的对比了结构在主震与主余震作用下的抗倒塌能力。通过研究发现:主余震对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震与余震相差较小时,并且这种影响随地震强度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着主震水平的提高结构的抗余震能力不断减小,与单一主震作用时相比,主余震作用下结构易损性曲线的对数标准差明显增大,结构反应的离散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