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SEA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判别区域规划是否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然而,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区域规划环评的有效实施,仍然是摆在环保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建立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的产业布局研究是在决策层次,将环境、社会和经济综合在一起考虑,识别、分析累积环境影响,并提出区域发展项目的优化方案和污染防治措施。因此,其在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在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足的基础上,阐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和提出的背景,并介绍了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状况。
2)国内针对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研究均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型。目前广泛应用于方案筛选中的层次分析法,只是将各方案的单个指标值进行比较,对于规划环评中的产业布局优化方案而言,指标间关联性是比较强的,层次分析法并不是最佳评价方法。本论文根据系统学理论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法决策模型的方案优化方法,综合评价不同的产业布局规划方案,推荐最优方案。
3)研究了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区域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为切入点,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产业布局方案优化的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公众参与三方面选取了9大类别12个指标进行评估。
4)应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产业布局优化,结果表明: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和方案四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625、0.879、0.972和0.991。方案四总体优于其他方案,是最优方案。针对方案四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方案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可承受范围。
本论文首次系统的建立了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结合具体研究区域情况,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的方案决策模型应用于指标体系评价中,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区域规划编制及审批部门提供了可量化的信息和具体的调整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