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薄膜的微结构调整及光、电、磁性质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作为一种直接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宽的带隙(室温下3.37 eV)和较高的激子束缚能(60 meV),在短波长光电器件和磁光器件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为提高光信息的记录密度和存取速度开辟了新的前景。制备高质量的ZnO薄膜,研究其光学、电学、磁学性质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本工作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辅助射频磁控溅射CHWP-RF sputter)技术和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通过调整ZnO薄膜的微结构,获得了p型导电与具有室温铁磁性的ZnO薄膜,系统研究了ZnO薄膜的光、电、磁性质,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在不同温度下对蓝宝石衬底进行氮化预处理,采用HWP-RF sputter技术在该衬底上获得ZnO薄膜的外延生长。结果表明:当氮化温度较高时,ZnO薄膜具有高度的c轴择优取向和ab取向,薄膜内存在较小的内应力;当氮化温度较低时,薄膜具有较好的c轴择优取向和ab取向,而薄膜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当氮化温度处于中间值时,薄膜c轴择优取向性变差,而在ab面内不存在取向。(2)通过调整Ar+O2混合气体的工作气压,采用HWP-RF sputter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自然掺杂p型ZnO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薄膜具有良好的c轴择优取向和ab取向。分析表明,大量补充氧、增大氧活性粒子的浓度有利于促进本征受主缺陷的形成,实现ZnO薄膜的p型转变。(3)以N:为掺杂源,采用HWP-RF sputter技术,在n型Si衬底上实现了A1-N共掺p型ZnO薄膜。进一步调整N2流量,在n型Si衬底上实现了p型ZnO薄膜的可控生长。给出了N相关的中性受主束缚激子为特征的低温光致发光谱,提出了施主-受主共掺实现ZnO薄膜p型掺杂的机理,所得结果对ZnO薄膜的导电类型控制具有普遍性意义。(4)采用HWP-RF sputter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单相的c轴择优取向Mn-N共掺稀磁ZnO薄膜。薄膜表现出高阻特性。由Raman光谱确定Mn主要以替代Zn2+形式掺入ZnO晶格中;利用吸收光谱阐释了Mn的离化能级到价带或导带的电荷转移跃迁吸收机制。(5)采用PLD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单相的c轴择优取向Mn掺杂稀磁ZnO薄膜。结果表明,随Mn掺杂量增大,薄膜的结晶质量逐渐提高;晶粒尺寸明显增大;单位磁性离子饱和磁矩逐渐减小;薄膜光学带隙红移;Mn离子电荷转移跃迁吸收逐渐增强。在外加磁场下,薄膜对左、右旋圆偏振光的吸收分析,给出了光吸收边所表现的s,p-d交换相互作用的特征。电学测试表明薄膜均为n型导电,载流子传输在低温下满足变程跳跃电导机制,较长的载流子驻留时间为薄膜铁磁特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随Mn掺杂量增大,薄膜铁磁性的减弱可能与Zn空位浓度减小及近邻Mn离子比例的增大有关。
其他文献
产品族设计是实现大批量定制的有效方法和关键技术。本文借鉴生物进化思想,系统阐述了产品族进化理论以及产品族繁殖方法,对产品族繁殖模型、产品族功能基因识别、产品族定向
<正> 张老善治外伤性白内障。他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是在融会古人治疗真睛破损的精髓之后,发挥他自已调理肝脾盛衰和用药精细的技巧,总结出以养血活血、祛风明目为总纲的独具特
目的探索和发现山蜡梅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1996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CNKI中已发表的山蜡梅相关文献,运用Excel、SPSS进行计量描述,运用Cite Space软件绘
城市型大学属于地方大学,应该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其重要目标。在培养过程中,系统关注学生的"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是保证其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和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食品的养猪场在疫病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方面的卫生防疫准则.
产品配置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设计行为,该行为基于给定构件集与构件间的约束关系,根据客户需求,从构件集中选择出一组构件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产品配置问题源于20世纪80年
现代学徒制是以传统学徒制为基础,借鉴了德国等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职业教育制度,通过工学结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将实践融入课程教学中。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我国要从
获得性能优越的束流是加速器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束流及其周围真空环境的承载体,加速器真空室材料性能与束流性能密切相关。因此,改善和提高加速器真空室材料性能,对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