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会是清朝末期出现的新生事物,是清政府在原有行会商帮组织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组织制度而倡导成立的商人组织,旨在振兴工商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来看,近代商会制度的确立是晚清政府推行的一系列现代化政策的其中之一,也是商人确立自身地位以及商人组织规范化的过程。近代广西商会是在全国兴办商会的潮流下成立的,伴随着商会的不断发展其网络结构也逐渐发育成熟。它不仅在量上发展迅速,实现了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推及,最终形成一张巨大的商会地域空间网络,而且利用自己的会员力量和组织力量,与商联会、外省商会、政府等组织团体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说,近代广西商会既包涵了以广西各地商会为节点的地域空间网络,又涵盖与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建立的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近代广西商会具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商会的各项活动皆依托商会网络而展开。广西各地商会成立之后,普遍积极进行了各项社会活动的实践:依靠自己的会员力量,通过协调商人纠纷、倡导行业自律、维护商人权益等活动构建了商会在商人群体中的权威地位;通过正式制度的表达(呈文、提交议案、议会质询等方式)和特殊途径(利用人脉关系、集会、罢市等)开创了和政府的互动;通过开办实业、发起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办学、兴建基础设施等活动实现了在广西社会民众中的口碑和影响力。近代广西商会之所以能够发挥众多的职能角色实现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正是依托于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广泛的地域空间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探究近代广西商会网络结构包含哪些具体方面,以及商会又是如何通过商会网络确立自身地位并发挥其影响力的,作为广西商会网络节点的各地商会影响力的大小又如何,对于揭示近代商会成为近代重要组织团体在市民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背后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近代广西商会为考察切入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借助经济社会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探析近代广西商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商会网络结构。文章以近代广西商会为考察对象,将商会网络结构分解为地域空间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进行阐述,系统的说明了商会网络结构的内涵,并以评估作为商会网络节点的各地商会影响力的大小为切入点,创新性的进行商会网络影响力的量化研究。本文的考察研究显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地处边陲的欠发达区域中,近代广西商会凭借其在广西各级市场体系中建构起广阔的地域空间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不断发展壮大。近代广西商会的各项活动均依托于商会网络而展开,商会网络是近代广西商会成为重要的组织团体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保证。这对于现代企业商会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我国现代企业商会应积极构建商会网络体系,有效利用商会网络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商会的服务和中介功能。运用网络结构研究近代广西商会的发展是对商会史研究的重要创新,但是当前这种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支撑和史料的结合仍需进一步的完善。